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史基本要论管彦波(一)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提到社会生活史,人们很容易就会将这里的“社会”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其实,民族作为人类战胜自然,实现自我价值所组成的“群”之中的一种实体,既是一种具有共同的地域、语言、心...  相似文献   
22.
自20世纪初完成近代化的转型以来,中国民族史学从搭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框架体系到学科领域的拓展及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中国民族史学能否在资料整合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研究范式,能否在研究领域拓展之中寻找到新的学术生长点,值得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23.
民族的环境取向与地方性的生态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生境"与"民族生态位"的提出借用了自然科学的概念,旨在从各民族生存的相对固定的小区域来考察民族与环境相互关系,探讨民族环境取向的两个基本向度——垂直空间向度与水平空间向度,进而分析各民族对生存资源的空间利用。在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是关于居住地周围小环境的认知,即地方性、区域性的环境认知。各民族社会传承有序的生态知识,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合理化常识,这些常识是我们进行区域性的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可以依凭的第一手的资料,具有潜在的生态认识价值,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4.
任何一个民族在对生存环境认知过程中,均会形成各具特色的水文环境观念,并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在文化上进行调适。在西南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周边自然现象尤其是水文环境的观察,对水文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都有一些颇具生态智慧的认识。这些认识,无论是民族记忆深处抹不去的人从水中出的古老传说与神话,还是各民族民间世代传诵的与水生态、水环境相关的民谣、谚语、格言,以及村寨地名中蕴含的地方性水知识,都可以说是乡土传统中一份颇为珍贵的文化生态遗产。  相似文献   
25.
在欧美,民族生态学作为一门兼跨民族学、生态学、植物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它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西方人类学相关理论被译介过来,并与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发展相结合,已有不少学人开始采借域外民族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致力于中国民族地区的生态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中国的民族生态学这门学科也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6.
古贤圣哲的“民本”思想,到了近代,一跃而为郑应观等人所总结的君民共主思想:“盖五大洲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再一跃,又为梁启超头脑中缩小了的“民权”思想。然“流质多变”的梁启超何以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捕捉到“民权”一物呢?之后,又给予“民权”思想以何种新的内涵呢?在今天,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有一定的意义。 184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凭藉船坚炮利,纷纷染指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加  相似文献   
27.
唐朝与边疆民族政治联系的两种主要途径:册封与和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代对边疆的开拓与经略的过程中,除了因袭历史上传统的"因俗而治"的方法,创立羁縻府州制度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外,还不断地册封边疆民族首领官爵名号,频频通过和亲这种特殊的政治联姻,加强与边疆民族政治上的接触与联系.  相似文献   
28.
民族头饰发生的社会基础与思维基础管彦波头饰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在不同的民族共同体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要按照其社会的规矩、习惯、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去选择生境中的自然之物来修饰自己的头面。那么,这种头面装饰行为发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9.
论民族学与地理学的历史亲缘关系管彦波民族学与地理学是各自独立而又互为接近的两门姊妹学科。在它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学科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从合到分又从分到合的历史发展中,它们相互渗透,交叉影响,铸就了两者同根、依存、交叉与并行等诸多的内在联系。这里...  相似文献   
30.
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多维属性管彦波头饰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的一种特定符号,作为一个民族最易判明的外部形象的显著标志,它与许多社会文化现象息息相关,具有多维的属性和诸多社会功能。一、民族性“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