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0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今 ,全球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为的掠夺自然资源、追求短期效益 ,使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恶果给人类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从而也唤醒了人们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理念。本文从生态建设的内涵、技术原则、程序等方面 ,对生态建设问题展开论述 ,旨在提高决策者和全民保护生态的意识 ,以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2.
高山族是我国台湾的原住民族。因所表现的文化面貌上的差异,高山族又分为十个支系:泰雅人、赛夏人、曹人、邵人、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阿美人、雅美人。各支系在文化上的各具特点,主要是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彼此间所处的自然环境相近,表现出文化上的共性多一些,否则就少了。从文化人类的角度考察,文化是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的结果。因而,不同的自然条  相似文献   
13.
范可 《中国民族》2015,(2):66-67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的漫画刊物《查理周刊》突然遭到了极端主义者的暴力恐怖袭击。在这次血腥的事件及其后续事件中,先后造成17人丧生。这次袭击在欧洲和世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应,人们纷纷愤怒地予以谴责。1月11日,巴黎举行了上百万人的反恐大游行,许多国家的政要手挽手行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显示出与恐怖主义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在游行的队伍中,包括穆斯林在内的许多宗教界人士与信徒也高举各种标语行进其间。从许多迹象来看,这次游行意在推动有着不同宗教与文化背  相似文献   
14.
多民族国家都有相应的处理多民族或者多族群事务的方式,但并非所有的多民族或者多族群国家都对人口进行严格的分类识别。本研究试图借助福柯治理术的洞见来讨论我国民族政策的治理逻辑。现代治理术的核心在于如何让民众相信,政府可以通过实现其意志来满足民众的诉求。然而,就我国而言,情况似乎并非如此。主权为重中之重,这与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所谓"边疆"地区有关。中国国家的体制决定了国家是执政党的国家,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治理,"倾听"在决策过程中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决策者不根本改变有关执政理念,这种依据"边疆"的程度来对民族地区进行治理与控制的方式,无法给这些地区带来万象共生、和而不同的善治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纪念崇武古城创建六百周年的学术活动和丰富新修县志内容,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和惠安县地方志办公室联合组成调查组,从6月10日起,在惠安城关和崇武地区进行了包括体质测量、语言、考古和社会文化等调查。并对这次调查和崇武古城雄姿、名胜古迹、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新面貌等作了录相。体质调查在惠安城关、崇武城区和郊区的港墘、大岞、五峰三个点完成了对近千人的活体测量,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惠安居民的体质数据。这使得新修的惠安县志将成为国内第一部包含有这一内容的志书,并为日后发展地方的文化、卫生事业提供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申遗":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讨论传统与地方这类概念发展的社会史出发,试图理解这些"过去"的隐喻为什么会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得以再现和如何再现.全球化本身无法带来同质性的文化却可能导致文化多样性的生产和传统的再创造.如果传统是现代性的对应物或"他者",那么,在当下的语境里,地方必然与全球化互为"他者".所不同的是,地方是"有意识"地与全球化进行互构,它必须通过全球化来显现自我.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申遗"成为这么一种互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范可 《中国民族》2014,(8):45-4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世界上所有的多民族国家一样,我国也面临着各民族如何相处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希望国内各民族和睦相处。当然,也有个别国家的政党想在竞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间或会在不同的族群之间制造隔阂,挑拨离间,使不同的族群都觉得唯有依靠这一政党,自己利益才更有保障。然而,这种情况毕竟不多见。退一步讲,即便如此,这些政党也不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罔顾民生,它还得在许多方面对各族群都有所兼顾。  相似文献   
18.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不二法门。在本土进行田野工作,研究者应努力使自己与研究对象保持距离,但这一距离并不是要与所研究的对象疏远,而是克服"自缘身在此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窘境;是为了使自己对"熟悉"的环境保持新鲜感,以便发现新的信息习得更多的东西。当代人类学直面当下问题,全球化为人类学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就此意义而言,我们应当给予"民族志"以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人口数据的分析,论证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公民在跨国领养实践上的发展与变化.这一变化与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点与二战后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事件相吻合.国际领养现象背后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动因.另一方面,跨国领养所引起的人口迁徙不仅增加了美国族裔多样性的色彩,而且间接地推动了建设多元文化社会的运动及不同族裔间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20.
2012年6月12日晚,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家体育馆拉开序幕,当晚的开幕式晚会名为《盛世中华》。实际上,不仅因为晚会命名体现出来的国家情怀,更因为国家领导人的在场,这台晚会已成为一个国家化的仪式。这是一个特定时空中梦幻般的仲夏之夜。即使只是观看网络视频,仍可察觉晚会场面的变幻、恢宏与精致。如今的晚会,在现代舞美技术和各种音像声控高科技的强力支持之下,制造出各种令人目炫的视觉体验。通过国家化仪式来呈现少数民族文化,已然成为现代中国一个新的"文化传统"。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