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作为对舞蹈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舞蹈理论对舞蹈实践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全面的学习研究舞蹈理论,可以攻克在艺术实践当中的迷茫性,提高工作的自觉能力,增强舞蹈工作人员子自身的舞蹈素质文化,在舞蹈创作思维艺术质量与舞蹈表演艺术水平方面以及其他相关舞蹈工作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一 达斡尔族昔居西拉木伦、哈拉木伦之地(即今辽河流域)。当时有萨吉哈勒迪汗者,曾是达斡尔族之部长。后来,萨吉哈勒迪汗率领部众,避兵北迁至黑龙江上游,其一半部民粮尽力疲,留于该地。萨吉哈勒迪汗又领另一半族丁,仍往西行,然而其去后阗寂无闻。此方留住者,分屯聚处,又设木城数座,建设房院,种田狩猎为生活计。此本族相传之言,并非谓之无因。十二世纪中叶,女真族金朝取替契丹族辽朝的当时,曾有契丹人纷纷北上的历史记载。从近古以来,黑龙江沿岸地区居有作为契丹后裔的达斡尔人,实为无庸置疑的。现存的达斡尔族家谱史记,可给我们提供说明这一历史事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83.
阿尔寨石窟佛教文化遗址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11月和1990年5月,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内蒙古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对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阿尔寨石窟佛教文化遗址进行了两次联合考察。在考察期间拍摄了大量壁画、岩刻及珍贵的回鹘式蒙古字铭文照片,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1 阿尔寨山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北端,鄂尔多斯高原与黄河河套地带的交接处,约东经107.5°、北纬37.7°,是一座由脆质红岩石形成的小山。关于此山的名称,见以往的诸文献记载为“阿尔寨乌兰乌素”、“阿尔寨乌力雅素’、“阿尔迪尔”三种。其实,当地居民均称之为“阿尔寨”,在方圆数公里的地带有:伊和(Yehe:大)阿尔寨、巴嘎(bay—a:小)阿尔寨、苏默图(Sǚmtǚ:有庙的)阿尔寨等三座山岗。具有众多石窟的苏默图阿尔寨位于西南端。阿尔寨以北便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的公卡汉乡,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我校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入学英语成绩较低,个体英语水平差距显著,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很难彻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优势,并针对蒙古语授课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5.
86.
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蒙古族是较发达的文化民族之一。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并创造了与此相应的文学艺术。研究和总结蒙古族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在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1732年(雍正10年),原索伦部部分兵丁,奉清朝调遣之命,驻防呼伦贝尔地区,至1987年,已经历时二百五十五个春秋。两个半世纪以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鄂伦春等族人民,休戚与共,饱经风霜,为保卫和建设呼伦贝尔地区,做出了显著贡献。本文主要依据有关档案记载,回顾他们从1732年到1932年的史迹。这对加深了解呼伦贝尔该一时期的历史,充实其二百年间的史志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8.
阿拉布旦,又名敖昌兴(1809——1885),是我国达斡尔族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位唤起族人进取抗争、反对贪官污吏腐败统治的不屈斗士。他自幼天资聪慧,从15岁起就开始写诗。晚年,遭到只图享受,不理政事的官僚的囚禁、迫害,最后被病魔夺去生命。他无论骑马乘船巡边时吟舞春(吟诵体的叙事诗),还是被囚在监牢  相似文献   
89.
抢救出版蒙古文文献迫在眉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里,蒙古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蒙古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震撼世界的英雄业绩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本民族文化,从而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漫长的游牧生活、封建割据和多年的战争践踏,对创造自己绚丽多姿的文化或已经形成的文化遗产的收藏  相似文献   
90.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民族文化确立的能量基础出发,用生态人类学的观点分析和阐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衣、食、住、行等诸多行为现象,从而推导出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应用、简约特征以及生态化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