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8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回族教育也相应地形成和发展起来。在历史上,各种形式的回族教育为回回民族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材,在繁荣和发展回族文化、加强回族内部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促进回族的发展壮大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回族的古代教育作简单的分析,如有遗漏和不当之处,祈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汉字中的"井"既是一个常见字,也是一个多义字.它本身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蕴.其词义演变的历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由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发展,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等几次重大社会与文化变迁的客观写照.  相似文献   
13.
在回回一词的语源问题上,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把回回看成是回纥(回鹘)一词的音转。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大抵外国之音,皆无正字。唐之回纥,即今之回回也。唐书回纥,一名回鹘。《元史》有畏兀儿部,畏即回,兀即鹘也。其曰回回者,亦回纥之转声也”。可见,回回为回纥之音转说早在明末清初便已经有了。刘智的《天方至圣实录》、洪钧的《元史译文证补》、屠寄的《蒙兀儿史记》,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等著作,无不采用此说。 例如,洪钧在《元史译文证补》中指出:“唐书称回纥之先本匈奴,则似与今蒙古相  相似文献   
14.
试论狩猎活动在蒙古族传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谷文双雄踞塞外的蒙古族历来以独具特色的畜牧业经济和源远流长的游牧文化著称于世。事实上,蒙古族的传统经济结构是以多元化为特征的,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畜牧业经济之外,还有农业、渔业、猎业、采集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  相似文献   
15.
新式回族教育是回族教育发展史上从经堂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本文介绍了黑龙江新式回族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契丹族的狩猎经济进行了考述,认为狩猎经济始终是契丹族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同契丹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始终相伴相随,是契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桦树皮文化的分布、内容和历史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清代是赫哲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八旗制度下,部分赫哲族由传统的分布区—三江流域走向盛京、北京等内地,为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这为文化旅游业的跨越腾飞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民族地区现代化、市场化、外向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面临诸多发展难题,涉及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严重不足、旅游发展资金相对匮乏等多个层面,直接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质量效果;针对新常态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新趋向和新特点,如何研究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规律,积极做好民族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民族体育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天安精神     
天安精神形成于建党前、发展于建党早期,在反帝救国、爱党爱国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发展而成,鼓舞着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学生和革命群众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以天安精神为代表的爱党爱国思想,在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仍具有现实意义,是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