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藏虫草资源及其对农牧民收入影响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稀缺效应,产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虫草价格逐年上升,在为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牵动西藏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从虫草的影响力,看到虫草对地方经济、自然环境、社会稳定的影响,并从虫草资源及分布、开采与保护、消费市场等方面进行与调研与分析,认为要认真审视虫草与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关系,为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据藏文第一手资料,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藏传佛教格鲁派甘丹赤巴中的9位著名佛学理论家,并对甘丹寺培养佛学人才的历史沿革进行说明,目的是为从事藏传佛教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玛朗历史上先后被吐蕃、亚孜、拉达克、贡塘、洛门塘、久姆拉等地方势力统治。1789年,廓尔喀占领普、纳尔、杰松多和尼湘地区,建立玛朗县。玛朗一直以来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在喜马拉雅南麓的重要传法地区,米拉日巴和猎人的故事就发生在尼湘扎嘎地方,该地的历史、宗教、民族构成以及族源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西藏作为建设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屏障的地区,必须在两个"安全"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西藏生态对区域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西藏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凡提起卧象岭或班波山,便会使对藏族文化和历史研究有素的中外人士联想到白登·萨迦寺。它是佛教徒膜拜的圣地,是藏学界向往的地方,是名扬四海的高原古城。屡遭风霜之藏族文化,今幸逢春光雨露,方得重放异彩。我们三人有幸访问萨迦寺。由拉孜沿卓木曲河上行,峡谷纵横,山弯连绵,绕过最后一个山嘴,萨迦寺远远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羌塘地区草场管理模式与围栏建设及其对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近20年的努力,藏北羌塘地区不仅遏制了猖獗一时的非法盗猎活动,而且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棕熊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当地的家畜数量在上世纪60年代的基础上翻了两番以上。藏北无人区动物数量的大量增加,不仅导致了草场资源的紧缺和草场争夺的问题,而且野生动物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甚至出现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虽然采取了缓解措施,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冲突所造成的损失,基于笔者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开展的试点项目,本文提出新的思考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参阅大量藏文典籍,通过分析和整理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之颇具影响的学术成果,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高僧中部分杰出之梵藏翻译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佛学理论家、藏医药大师和天文历算家的生平事迹,为系统研究藏传佛教宗教人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贯重视西藏扶贫工作,扶贫工作为西藏的民生提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等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西藏扶贫工作已由过去的“救济式”走向“开发式”、从“就地扶贫”走向“异地扶贫”.然而,“扶贫搬迁”工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含因贫困而导致的“扶贫搬迁”,也包含因生态和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生态移民”.  相似文献   
20.
在祖国的西藏高原,埋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有待科学工作者发掘,吐蕃历代赞普的陵寝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一、吐蕃赞普及其陵寝由来 <一>赞普之由来据大量藏文史书记载,雪域赞普始于聂赤赞普。其所以称做聂赤赞普,据说因为他是周身皆具福相之丈夫,即玉颜剑眉、齿含螺印、手有蹼膜,行至吐蕃,健步登上神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