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篇 |
民族学 | 13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35篇 |
理论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66篇 |
社会学 | 14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人类个体和社会的价值乃是物理世界自然活动的自然规律嵌入到人类现实活动的各个层面所形成的逻辑同构.人类个体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多重维度具有内在统一的不可分割性.人的认识产生于主客体间的多级中介链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模式信息和它认识的客观“对象”的信息之间存在着某种本质性的变换、重组和重建的相互“匹配”的建构和虚拟.人类社会的体外文化进化和体内基因所规定的能力是“相互协同”的,在作为特殊“信息体”的人的内在结构中,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层次的信息,一种是在遗传基因结构中深层编码的程序性信息,另一种是基于程序性信息之上具体展示着的表现型信息,后者的现实化需要凭借后天环境的信息中介而具体生成,由于环境信息的多样性和特定性,所以,后者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也便具有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不同形式的人类文明经由信息创制、处理和传播的不同方式而发展.与信息创制和传播的网络模式的发展相伴的是国家集权和世界霸权的消解,这也是建立一个新兴民主社会的“技术前提”.邬焜的信息哲学基础理论和他关于信息社会的应用性观点实现了科学和哲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22.
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已有较大的发展,但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却面临着金融机构“短存长贷”的流动性风险。根据国外经验,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在于建立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根据我国资本市场、住宅市场仍欠发达的情况,建立住宅抵押二级市场即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应该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123.
邬非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4):413-419
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作为“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新诗歌团体,创办了以《新诗歌》为代表的一系列诗歌刊物,在20世纪30年代承担起了无产阶级诗歌创作和传播的重任。这一时期的左翼诗歌表现出鲜明的“大众化”创作倾向和时代特征,呼吁使用“大众化形式”来创作诗歌,追求诗歌语言的口语化和可朗诵性,以增强无产阶级诗歌在民众中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这一时期的左翼诗人从歌谣等“旧形式”中汲取诗歌资源,借此建设适应时代需求的“大众化”新形式。“大众合唱诗”作为“大众化形式”的建设代表,表现出较强的“戏剧化”特征,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文体互渗的现象。这一时期的左翼新诗不仅摆脱了之前理论殷实而作品贫乏的“国语诗歌”创作困境,而且真正实现了无产阶级诗歌甚至是新诗的大众化传播。 相似文献
124.
信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对信息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浪潮,涌现出大量讨论与信息哲学相关问题的论文和若干本专著。邬焜先生的《哲学信息论要略》(1985)一文的发表以及《哲学信息论导论》(1987)一书的出版成了信息哲学在中国正式创立的标志。邬焜先生特别强调指出,由于信息哲学阐明了一种全新的存在领域分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述方式,所以,信息哲学是一种元哲学或最高哲学。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并因而导致人类哲学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25.
大庆法王领占班丹绣施的普贤菩萨像,收藏于布达拉宫,为刺绣唐喀,通高138厘米。上下各有一梯形缎子边框,梯形的外底长93、内底长60、高30厘米。画轴与锒边梯形的外底相等。画幅高98、宽60厘米。宽度与梯形锒边内地平齐。画像中心为普贤菩萨结跏跌坐于白象背上的莲花之上。“普贤”梵文音译为邲输陀罗,又译作三曼多跋陀罗:意为普贤,亦译遍吉。《嘉 相似文献
126.
127.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