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77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认为 ,民族分裂主义是民族主义极端性的产物 ,与暴力恐怖主义具有天然的联系。当代民族分裂主义是对民族国家的误读和民族自决权滥用的结果。文章对当代世界奉行暴力恐怖活动的民族分裂主义进行了分类 ,揭示了产生民族分裂主义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 ,作者指出恐怖组织利用某些民族、宗教矛盾和民众情绪进行暴力恐怖活动的目的 ,是为了维护其以极端性和残暴性建立的“权威地位”和左右民众的能力。所以 ,不能将具有种族、民族和宗教背景的恐怖主义组织视为相关群体的代表 ,否则 ,只能扩大恐怖主义势力的群众基础 ,助长恐怖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 ,从而掩盖恐怖主义势力反人类的极端性本质  相似文献   
42.
一城散落群山丘1999年 12月 2日 ,代表团圆满结束在叙利亚的访问后抵达约旦首都安曼。我们下榻于造型别致的“子午线”饭店。安曼是一座山城 ,其所占地域原来主要由安曼山、侯赛因山和勒维伯得山等 7座山包组成 ,随着人口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现在已扩展到 14座山包。城市建筑依山就势 ,层叠而起 ,错落有致。“一城散落群山丘”是中国现任驻约旦大使时延春所写“山城安曼”诗文中的第一句。安曼山城 ,无论在城市建筑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中 ,现代与传统总是交织在一起。整个城市建筑的单色调 (沙石色 )则最有代表性 ,据说这是市政建设…  相似文献   
43.
最近读到<问难"族群">一文,其中多处针对笔者的几篇文章提出了评议和"指正",应该算是对笔者几篇文章的一个回应,这是令人高兴的.然而,仔细读后,又颇为失望,"问难"一文所质疑的着眼点并未涉及笔者文章的实质内容,除了一些"大而化之"的评论外,但凡触及具体问题不是对笔者原文的"误读"(或"未读")就是"误批".惟一令人感到需要回应的问题,是"问难"作者针对笔者文章中质疑"马克思主义族群理论"说而提出的新论断.为此,笔者决定就"问难"一文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44.
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英文ethnic是希腊语ethnos拉丁化的形容词形式 ,对应中文的直译可理解为“族”或“族的” ,属于人类社会“族类共同体”应用范畴。该词在英文中没有形成名词形式 ,在与group连用后形成了复合名词ethnicgroup形式。在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以后 ,ethnicgroup一词在美国和西欧国家的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流行开来 ,用以分析这些国家基于种族、民族、语言、宗教、文化、习俗等要素基础上的“认同群体”。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ethnicgroup这一术语在世界范围流行开来 ,在引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时 ,中文翻译为“民族”、“民族集团”、“种族”、“族裔群体”和“族群”等 ,其中以“族群”最为通行。但是 ,学界在研究和应用这一术语时 ,缺乏对ethnos及其派生的ethnic和ethnicgroup源流的关注。本文就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早期 (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的含义演变和应用情况做一梳理 ,并指出了这一术语的流行属于西方国家“族类政治化”裂变的产物及其表现出的“后现代”话语的特点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作一铺垫  相似文献   
45.
人类学视野中的西藏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早期西方人对西藏文化的认识入手 ,论述了历史上西藏文化的开放性和保守性 ,着重讨论了回归人民的西藏文化的发展 ,同时对“西藏文化衰落论”进行了驳议 ,并从人类社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人类学视角论述了西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文章通过历史比较等方法 ,使人们不仅清楚地看到当代西藏文化是一种充满发展活力的文化 ,而且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达赖集团宣扬“西藏文化衰落论”所要维护的是什么样的文化  相似文献   
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立足于国情实际,重新解读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些基本问题过程中确立的发展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  相似文献   
47.
新年寄语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随着2011年的钟声在处于不同时区的各国渐次敲响而成为时间的历史。然而,人类世事的演进并不受时间的历史所约束。纷繁复杂的人类世事,即便是过程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影响的消除,更何况过程本身往往是波浪式的此伏彼起,甚至被模仿、被重复,以致某些过程难以纳入时间的历史而真正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48.
加强跨国民族研究 促进边疆稳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北地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方位的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民族互动交汇的概念。因此,相对于内地,西北是一个边地;相对于中原文化,西北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舞台。从历史的视野来看,西北这一人文地理区域,在中国历史上是种族、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互动频繁且影响深远的地区,世界文明的东西方古道“丝绸之路”和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源自西北;从现实的视角观察,西北这一人文地理区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和国家外部安全环境的构建,可谓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所以,加强西北地区的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49.
论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兼与李家秀同志商榷郝时远民族平等是人类社会民族过程的主题。古往今来,在我们这个民族林立的大千世界里,为实现民族平等的理念追求和实践奋斗始终没有停止。其原因是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一直存在着阶级压迫所由造成的民族压迫,也就是民...  相似文献   
50.
本文通过对从事传统狩猎业和驯鹿业为生的鄂温克族猎民群体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考察,反思了该群体在国家大力扶助下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式选择,提出了在民族发展的方式选择上取代不如改造的观点。即对那些因地制宜产生的传统经济生活、表现形式落后的生产方式及其所由形成的文化特征进行现代化改造时,不应在观念上和形式上进行替代性的转换,而应在对传统事物内在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这样才能够使外界的财力、物力支持产生促进民族本身自立发展的成效,从而通过社会发展与民族发展相协调、相促进来实现殊途同归的共同富裕目标,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本文虽立足于对一个“微型群体”的考察,但其论述的意义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