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73篇 |
人才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9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23篇 |
社会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桑浦尼乌托寺(以下简称桑浦寺)是藏传佛教发展初期的一座重要寺院,它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展史上,尤其是在藏传新因明学的开创和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文章通过大量而详实的文献资料,以桑浦寺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兴衰为主线,通过研究寺院历史发展的特点,对它的兴衰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卡斯达温”是藏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该舞蹈粗犷豪放、气势恢宏,是古代时期当地人民出征或御敌时所举行的仪式舞蹈,蕴含着高昂的生命情调和仪式性。通过非遗保护的研究视角,运用田野调查对“卡斯达温”三大流传区域的扎窝乡朱坝村进行调研,结合对传承人跳舞的观察和口述记录,研究发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斯达温”的舞蹈语汇研究现状缺失;舞蹈语汇融入于仪式活动的全程;舞蹈语汇中记录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研究和保护其舞蹈语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3.
次仁曲珍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21,(7):0067-0067
班会是班级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开展的班级集体活动,班会的活动内容是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学习总结,班会的组织形式是有计划和有明显的主题的,良好的班会,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更能够组织全体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因此,在初中班级中,班会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藏族人民在还没有自己文字的远古时代 ,就开始以口头说唱的形式 ,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 ,抒发思想感情 ,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表现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在藏族地区主要有以下一些民族说唱艺术品种 :一1、岭仲在中国少数民族诸多史诗中 ,大约产生于 11~ 13世纪之间藏族长篇说唱史诗《岭仲》最为著名 ,历史最悠久 ,流传也最广泛。这部史诗生动地再现了藏族古代史 ,尤其是部落斗争史 ,它讲的是藏族古代一个著名的英雄人物。在西藏 ,从农区到牧区 ,从城镇到偏僻的地方 ,都有人能或多或少地讲出格萨尔的一些故事来 ,更有众多的说唱格萨尔的民间… 相似文献
35.
36.
37.
2011年5月30日,由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西南民族研究院筹办的"第二届康藏文化研究论坛"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有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西藏杂志社、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博物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藏学所、四川省甘孜州藏学所、四川省阿坝州藏学所、 相似文献
38.
39.
藏民族历史悠久,居住地域辽阔。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往来极为不便,隔绝天长日久,致使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区逐渐产生了分化。这一分化先是语音,渐次是词汇、语义和语法结构等。嘉戎话而今成为藏语的一个特殊的方言的原因也在于此。语言演变是异常缓慢的,特别是它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更是如此。嘉戎地区山大沟深,地势险要,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与其它藏区往来甚少,别的地方语音或词汇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该地区变化不大,所以嘉戎话里至今保留着不少古藏语。《安多政教史》说:“多麦地区南北各地的人民,多数都是吐蕃法王所派驻防唐蕃边界的部队之后裔,所以他们的语言中保留了许多古代藏语。 相似文献
40.
敦煌藏文苯教文献表明,苯教徒的宗教功能主要是打卦解惑、主持垛术及治疗、招福、主持殡葬仪轨等。辛饶米吾的名字在敦煌文献中记载了12次,他是作为一个重要祭司身份出现的。显然,苯教徒在古代藏族社会扮演着宗教仪轨主持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