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7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7篇 |
综合类 | 15篇 |
社会学 | 4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而然。在我国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中,存在着大量史前时代的人体装饰品,华南地区也不例外。在新石器时代华南的文化遗存中,保留了不少种类繁多的人体装饰品,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原始先民人体装饰品的加工制作水平,更是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华南原始先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意识、艺术风格、工艺技能等方面的文化内容,对于探讨新石器时代华南原始文化的构成特色,复原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伟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民以食为天,饮食业兴起古而有之。早在奴隶社会时期,饮食行业已渐露头角,成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商业部门。在封建社会,商品交换日益发展,饮食业更加发达。唐宋时期是封建社会高峰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前后交替,承上启下。反映在饮食业的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新的趋向与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呈跳跃式提高。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唐宋时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与饮食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历史风貌,在某种意义上言之,饮食业的勃兴实质上正是古代封建社会前后转折演变的历史产物。 相似文献
14.
陈伟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35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我们对48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进行了检测,探讨Hcy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展开争论以来,我们收到不少有关这个问题的来稿,由于篇幅有限,除一部分已刊登外,其他来稿则作一简要综述如下:一什么是基础?它是否包括生产力在内?张本同志来稿认为: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对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来说,是个别的、特殊的原理,正如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领域较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是局部的特殊的领域,历史唯物主义不能停留在它的基本观点——一般的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为了改变人类世 相似文献
16.
<正> 年节民俗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围绕着年节而出现的群体民俗文化现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质。开展民族传统年节民俗文化的探讨研究,对于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民族年节民族俗文化的优良传统,改革淘汰某些消极落后的内容,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代岭南内陆交通,若以广州为轴心,北可抵汴洛,东北与江南沟通,西出大理,东通闽浙,初具全方位的交通格局。至宋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岭南交通基本格局除沿袭唐代之外,又有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交通道的增辟;二是交通路线的整治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宋代岭南交通道的增辟,主要集中在东西方向,即东通闽浙与西出大理的交通路线。东路交通,向为落后,尤其是陆路交通。唐代有两路可通福建。若从广州始,可经循州(今广东惠州)至兴宁(今广东兴宁县北),若到漳 相似文献
18.
陈伟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蒙古民族自古以游牧为主,其饮食结构中肉类消费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蒙古族建立了元朝的统一大国之后,由于其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吸收了某些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内容,但仍在较大程度上保持了本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与特点;元朝的肉类消费与生产,则突出地显示了南北、汉蒙之间不同的发展方向与风貌。这也说明了元代肉类的消费与生产,作为饮食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它既是物质文化活动的产物,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椅神文化生活的限制和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清台湾高山族衣饰文化功能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本文主要从文化功能的角度, 探讨了明清台湾高山族衣饰文化的发展状况与特色。台湾高山族衣饰文化的演变, 充分反映了台湾高山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及自然生态环境, 主要体现了农耕—狩猎经济文化区域的民族文化特性, 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地方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平地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经过瑶族先民漫长的迁徙流离,大约于唐朝中期,平地瑶先民开始定居在湘桂边界的山脚、平坝及丘岗山地等较为平坦的地方.此后历经数朝,平地瑶族源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而生态环境的变迁则是导致平地瑶族群的形成分布以及多元化族源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