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试谈资料室的开放搞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开放搞活”的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工作摆脱了旧的管理模式,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收到了国人皆知、世人瞩目的伟大成效。我作为一名新闻单位的图书资料工作人员,在宏观效应的启示下,对多年来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亦应开放搞活,让图书资料活起来。更好地为机关工作服务,有一些设想: 一、开放搞活要冲破旧的管理模式 我们广播电视局图书资料室始建于六八年,现藏有各类图书万余册,还有报纸、杂志,并设有藏书室、阅览室,由于受图书资料管理旧模式的影响过去只是“守摊式管理,坐堂式服务”。编采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来到资料室有什么看什么,来借什么就找什么,有就借给,没有就摇头,长期处在一个借借还还,摆摆看看的工作程序,这种旧的管理模  相似文献   
32.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抓手,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在数字制度、资源及能力配置不对称条件下,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提升我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还存在数字经济体制创新滞后导致对新经济的激励不足、科技管理制度滞后导致关键核心技术的短板突出、数字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导致人才规模和质量受限、现行数字服务供给状况与业界实际需求存在脱节、数字领域规则标准与高标准国际要求衔接不紧密等瓶颈约束。为实现“数字中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蓝图,未来亟需多管齐下、精准施策,推动数字治理体制创新,释放数字化转型红利效应;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数字人才规模和质量;提高数字服务供给效率,优化服务中间品投入质量;深度对接国际标准规则,推进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相似文献   
33.
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行政垄断造成了土地、资金要素配置扭曲,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经营城市”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优于“经营工业”的策略选择.产业要素配置扭曲通过拥挤效应、虹吸效应和循环因果效应,引发城市产业资本过快转移和过度产业空心化.为预防和治理产业空心化,需加强财税体制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同步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