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愈发严峻,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群体的矛盾成为问题关键。主要研究目前持续紧张的劳务关系现状,分析主要原因以及提出解决办法,指出企业在就业问题中必须率先对新生代农民工业群体给予归属感,并通过企业的改良措施缓解目前恶劣的劳务关系,取得共赢的大好局面,为城镇化的相关问题的解决带来有效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422.
新疆石窟寺中的音乐造型十分丰富。整体而言,西域石窟寺音乐造型有两大体系:以龟兹为中心的西域体系和以高昌为中心的中国中原体系。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两种体系又有交叉和互相影响。本文结合西域历史和佛教发展史对西域石窟寺中音乐造型的来源、属性、功能和乐器形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423.
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公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社会责任”是内涵于企业的一种组织存在、过程性存在、设定性存在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本身内蕴的目的性所规定的价值诉求和应然结论。作为一个伦理学、社会文化学和法学范畴“,企业公民”较之于“企业社会责任”,在精神表达、行为展示和责任履行上更具有公民意味,也更符合企业的社会存在本质和存在特性。从公民的核心理念出发“,企业公民”责任的充分履行必然要求其权利的充分保障。“企业公民”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法制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求政府的积极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424.
诗的境界实质是人的心灵境界、人格境界和精神境界。社会上的一切影响,终究要通过心灵才流向作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两个层面论述了盛唐诗人的文化心态:一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进取心态;二是“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的率真自信心态。此种心态,直接影响了盛唐诗歌的发展走向,使得抒发抱负、讴歌理想、单纯明朗、高华壮丽成为盛唐诗的基本基调之一。  相似文献   
425.
制度公正与民主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秀媚 《探求》2003,3(2):29-33,80
社会的制度设计蕴含着公正的伦理价值,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政治公正是制度公正的重要维度,没 有政治公正,则制度公正是不全面的,政治公正如何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的设计是最好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26.
文学与思维     
文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渐渐认识到文学与其他精神活动一样是思维的产物。同时,人们认识到,研究思维活动的规律必然要深入研究作为思维的产物的文学。特别是在研究形象思维、研究灵感思维时,文学几乎是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交叉学科研究把文学和思维科学连在一起。 思维科学对文学的研究将强烈地震动文学自身的研究。这是因为思维科学对文学的研究是探讨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走向、灵感思维的脉络及形成这种特殊思维机制的心理因素、大脑功能、人的在外界刺激下的反应机制。这种研究甚至将追溯至无语言思维、潜思维、模糊思维等。这些必将…  相似文献   
427.
苏洵,写了《六国论》,通过评论战国末期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被秦国吞并的历史,着重从外交上总结了六国灭亡的教训。文章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不是武器不好,也不是作战不利,而是“弊在赂秦”,即割地、赔款、求和造成的。接着以韩、魏、楚三国为例,批判了投降主义的错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得到的仅仅是“一夕安寝”,第二天晨起一看,秦兵又来到四面国境发起新的进攻。从而得出“秦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结论,并引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古句深  相似文献   
428.
考察收入差距扩大不能单纯凭借基尼系数,而且要对多种收入差别进行综合分析。造成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既有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的负效应,也有由于体制不完善或者政策不配套等方面的因素。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最主要的应当是努力实现机会平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29.
文章以感情为线索,对李长之解放前的文化批评进行了探讨。文章具体论述了李长之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对美育和道德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其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30.
李梦阳多负气节,为明代"前七子"领袖,是当时文坛的翘楚.受陇右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李梦阳表现出执拗个性、刚正不阿,崇尚气节、敢于担当的人格节操.李梦阳的文学思想体现出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关学品质,具体表现为:(1)极力弘扬儒家的文学教化功能;(2)以复古求新变,达到提升士人精神的目的 ;(3)尚情贵真,散发出浓烈的庶民气息.李梦阳的文学创作传承"工部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淳厚闳伟、刚毅强奋的风格.李梦阳以秦人而为"秦风",其诗中描写了秦陇地区特有的山川形胜、民俗民风等,均与明代中原、江南士人不同.凡此,显示出特定地域文化对作家人格心性的深度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