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流行语是现代校园生活的即时反映 ,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 ,有其特殊的形式和特定的使用范围。校园流行语的载体为口语交流、网络交流、短信、校园文学等 ,校园流行语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网络联系与交流、强势媒体、外来文化及人际交流中的从众心理。我们应当重视校园流行语的影响并且以各种形式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
《阅微草堂笔记》涉及当时回民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回民的生活状况与清朝的回族政策和统治行为,表现了作者一贯的伦理观点。全书始终没有对回族的正面评价,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社会以及作者的民族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之一就是把各种类型的社会文化、社会行为和宇宙秩序牵扯到一起,谓之天经地义。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总源《易经》是这样解释两性关系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辟户谓之乾,阖户谓之坤;乾,健也,坤,顺也;乾,天也,故称呼父;坤,地也,故称呼母。”一句话,男女关系便是天罩着地,天给大地以阳光和雨露,男女关系的主轴因而是:男性是施恩者,女性是受恩者。后来的社会意识把这一中心思想扩大、强化,于是男女有别被强调至登峰造极,众多的禁忌信条被加塞到男女之间。在这样的格局中,女性总是处于从属地位,处于弱势,甚至被否定——这在民…  相似文献   
14.
在《金瓶梅》这部小说中,凡染病而死、又描述了病因、病情并医疗方案的,共有张大户、官哥儿、李瓶儿、西门庆、宠春梅等五人。这五个人的死亡,都与潘金莲有直接联系。作者通过对他们辗转病榻、求医问药直至呜呼哀哉全过程的描写,写尽了潘金莲的奸、刁、泼、淫;同时,也为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然则,成也医案,败也医案,小说中五则较为详尽的医案,竟也露出了作者所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笔记》坚持封建正统礼教的价值假设,习惯以传统观念作评判标准而导致思维僵化、视野局限。造成思维误区的原因则是作者的创作观念、题材来源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的医学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松龄的医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药祟书》、《草木传》、《伤寒药性赋》、《日用俗字·疾病》等篇 ,散见于《聊斋志异》、《聊斋杂记》、《聊斋诗集》等。主要特征是 :普及、实用 ,从乡村生活实际出发连类取譬 ,富于幻想 ;在传播医学常识的同时 ,还突出了劝善惩恶的主导思想 ,并表现了科学观与宿命观混杂的情况 ;与他的整个思想不能不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相应 ,蒲松龄的医学思想也有着局限和不足 ,再加上蒲氏本人并没有长期专门的医学实践经验 ,对疾病的发病机理知之甚少 ,在传播医学科学常识时有些内容真伪并存 ;本文还对蒲松龄的医学思想的背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校课程中与学生宗教兴趣密切的有文学类、医学类、民俗文化类和哲学类等。作为高校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还应充分了解这些课程与学生宗教兴趣的关系并做正确引导;与此同时,应全面地、历史地加以评析。宗教兴趣的易感人群相对集中在女生群体。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女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指导女生把握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及的冯梦龙"三言"中的家庭文化生活,包括消费、娱乐、婚姻三大内容.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发达,由此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当时的家庭文化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小说作者把家庭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把家庭文化生活作为人物的行动线、结构作品的情节线,并以此展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明清小说的作者凭借对于民俗的敏感度关注、认可并记录和描述江苏民间制度文化,其民俗心理、民俗意识乃至民俗观,是他们在作品中描述民间制度文化内容的必要前提。作品也描述了江苏民间制度有许多先天不足。作品对于民间制度的态度完全根据反映作者创作倾向的需要而定,民俗观与民间制度文化内容褒贬的价值取向相一致。中国历来重视道德规劝和教化,同时还十分重视自律性约束,在这一点上,民间制度与国家制度保持一致,而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为国家制度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20.
《阅微草堂笔记》对于儒释道三教的态度 ,总的来说比较宽容 ,作者对各教中符合传统道德伦理的内容表示肯定 ,批评了与此不相适应或有所抵牾的内容 ,作者看重的是宗教对于民众的教化作用 ,因此奉儒教为至尊 ,以佛教和道教为其补充 ,但决不排斥和贬低佛教和道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