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无头战神刑天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刑天即蚩尤 刑天,是中国古神话世界的著名“反抗神的神”。其事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刑天)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的形象蕴涵着激励人们斗志、败而不馁、愈战愈勇的力量。晋朝诗人陶渊明予以热情歌颂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刑天的对手是位天帝。据袁珂同志考证,此“帝”即上古神话与历史传说内极其煊赫的黄帝。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揣想,刑天殆即古神话的战神(兵主)蚩尤。据现有资料看,蚩尤是黄帝的主要敌手,而且也被黄帝斩杀得身首异处。  相似文献   
42.
从内证看《天问》的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天问》是一首诡奇难解的哲理诗(叙事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屈赋内的位置,并不亚于《离骚》,甚至超逾《离骚》。它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显现着诗人屈原的怀疑,批判由天及人的一切旧观念、旧传统的大无畏的战斗激情。作为中国“摩罗”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正通过《天问》之创作而“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  相似文献   
43.
“精卫填海”与亡灵化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卫填海”的神话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原文很简朴,谓: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则神话很动人,常与《列子》“愚公移山”寓言并称,给人以刚强坚毅的感受,表达了我们的祖先有进无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睥睨一切的大无畏勇气。后来的进取者从它的身上,汲取了无穷无尽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古人中曾流行过一种观念:人死后化鸟。这种观念非仅华域,亦及域外,几乎具有世界  相似文献   
44.
我认为,先秦楚人族姓应该有二,一为“学”,一为“熊”。《史记·楚世家》云:“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索隐》引《世本》也谓:“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者,楚是。”那么,楚的族姓应该是“芈”。然而楚的先世由穴熊(季连之孙)开始,姓名上都有“熊”字。除穴熊、(?)熊的“熊”字缀于后外,鬻熊子熊丽以下,都以“熊”冠于首。虽然《楚世家》特别声明熊绎(熊丽之孙)受周成王封于楚蛮,“姓芈氏”,但是由于楚的世系诸王一概称作“熊某”,所以后代学人有不少认为楚的族姓为“熊”。据李平心先生说,楚既为熊姓又为芈姓,因为“古代方国往往有两个以上姓  相似文献   
45.
1 《秦风·蒹葭》这首诗给读者以一种"朦胧美"的艺术享受,对它的训释至今仍异说纷纭.我想从民俗学的角度,尝试解释.对《蒹葭》最早作出解说的,大概是古文《诗序》.《诗序》谓:"《蒹葭》,刺(秦)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话说得不太清晰,也好象和诗的内容对不上号.今人另觅新释,或作"怀人的诗"("是男是女,则不能确定"),或作"一个痴情的青年,正热烈追求着心爱的姑娘,想去找她,却难找到"等等.然细加品鉴,似非确诂.  相似文献   
46.
我国古籍向无标点。今人对古籍的标点断句,往往人言各殊。例如古诗《上山采蘼芜》的标点,即是如此。 余冠英先生《乐府诗选》(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对《上山采蘼芜》的标点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7.
稷下先生内有无墨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田齐设立稷下学宫,各派学者鹿麅集稷下。“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齐世家》)齐王对稷下先生“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史记·孟荀列传》)。稷下先生的顶峰数字相当惊人。司马迁说:“(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田齐世家》)上面说的驺衍等七十六人是其中的佼佼者。据今人钩稽辨析,“稷下学宫的学者分别属于儒、道、黄老、阴阳、名辨、纵横、兵等  相似文献   
48.
黄典诚先生著《〈诗经·鄘风·鹑之奔奔〉写的是什么》(《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年第4期)立意甚好,给《诗经》的《鹑之奔奔》一章以崭新的解释.细加品评,黄文的训释是可以信据的.相比之下,较旧解所谓"刺卫宣姜"或"刺公子顽蒸君母"之类说法,说服力强得多.虽然直到今天"旧解"依然很有势力,甚至为某些权威学者所坚持.不过,黄说亦有缺点,尚待补苴,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9.
<正> 墨家,大异于并世的晚周其他学派:其法森严,组织严密,颇类后代的秘密会社。墨家首领称“巨(钷)子”,“墨者须绝对服从之。”据考证,墨家巨子的传授系统是: 墨翟→禽滑厘→孟胜(许犯)→田襄子《田系、田鸩)→腹黄郭但是,前后任巨子如何传授,则各书均阙佚不载。今拟将其梗概加以探索。巨子是终身职,必于死前选定继任者,而后传授之,有类于佛教徒的衣钵相传。墨家家教气味极浓,巨子“大低等于后世的教教祖”,但既是教主,  相似文献   
50.
“夸父逐日”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神话之一,见之于《山海经》。 一、《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影),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二、《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