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485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服装方面,人们对于它的审美要求逐渐升高,社会的发展现状致使高职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挑战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围绕目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在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革专业课程的思路与建议,旨在为实现当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32.
构建出口贸易碳强度指标,将出口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置于同一分析框架,研究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出口贸易碳强度的影响。在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出口贸易碳强度演变趋势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研究不同参与全球价值链指标对中国整体与细分行业出口贸易碳强度的影响及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行业主要以后向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更深而服务业位置指数更高;中国整体出口贸易碳强度以2005年为界先上升后下降;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与服务业出口贸易碳强度水平差异明显。除位置指数外,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参与度、前向生产长度和深度GVC指数对中国整体出口贸易碳强度的影响均为正,且深度GVC指数的提高对出口贸易碳强度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后向参与度和前向生产长度的提高对出口贸易碳强度的促进作用减弱;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位置指数的提高会进一步降低出口贸易碳强度,资本与知识密集型行业深度GVC的提高对出口贸易碳强度的拉动作用减弱。规模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结构和技术效应均会降低前向参与度与深度GVC对出口贸易碳强度的正向影响。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降低中国出口贸易碳强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3.
酒文化与旅游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容关系,其紧密的结合构成了较深的文化底蕴。酒文化与旅游联姻的历史由来已久,即便在当代,渗入酒文化的旅游也能展示其独有的旅游特色。  相似文献   
134.
如何应用大数据提升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的效率是当前政府重点关注的话题。从国防动员潜力大数据的定义和特征着手,分析大数据下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所具备的优势,发现仍然存在思维局限、指标不统一、体制不健全、技术缺乏及数据共享与防护难协同等困境。通过思维意识、管理体制、指标体系、核心技术、专业人才、安全共享等六大模块,打破“数据不可用、数据不会用”的现实瓶颈,实现整合国防动员数据资源、延展数据内容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5.
唯物辩证法是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哲学前提。在唯物辩证法视阈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互动的历史性结论,内涵着唯物辩证法意蕴,是新时代标志、丰富内涵与创新性工作要求的有机统一。在时代价值维度,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质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际地位变化;在思想内涵维度,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集中体现为矛盾条件的客观性变化、矛盾因素的共时性变化、矛盾关系的根本性变化,需要辩证性的理解;在工作方法维度,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问题关切以及弘扬创新工作精神等创新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6.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日渐衰微,我们应该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文章首先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传统节日符号进行分析、归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内涵,然后研究其造型形态,最后探讨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对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最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史冬青 《东岳论丛》2007,28(6):75-77
本文从评析《马氏文通》以来有关汉语介词的研究入手,提出目前介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意在说明:好的语法理论体系可以使我们观察到更多的语法演变事实,并有助于对语法的演变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8.
常河  史维文 《学术界》2004,(5):114-120
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话》发表后,作为革命文艺的指南,对指导我国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最近一个时期却有人把"文革"文艺形态的出现,如"三突出"原则等等,从理论上归因于《讲话》,这是极为错误的观点.本文认为,对《讲话》的理解,要从革命文艺理论的角度展开,由此可以澄清对《讲话》的一些错误观点和言论.  相似文献   
139.
《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历史)》1991年第2卷第4期发表了俄罗斯海参崴国立远东大学傅乐吉副博士的署名文章,对由我校与广东省社科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近代史开端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了全面介绍。文章在介绍会议提交的重要论文时,突出介绍了我校历史系陈锡祺、陈胜粦两位教授的论文,其中写道:“这次研讨会筹委会的主任、受人尊敬的陈锡祺教授(中山大学)提交的《林则俆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评价了林则徐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从1959年起,他领导了一个编辑林则徐著作作文集的小组,五卷本的林则徐遗著的出版,多亏这个史学家小组的工作。研讨会的与会者这项工作都予以满意的评价。”“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陈胜粦教授——他在很多方面做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0.
由四川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成都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历史学会等 1 7个单位、团体联合举办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纪念辛亥革命和四川保路运动 90周年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9月下旬在四川金堂县召开。来自四川省各高等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