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6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20篇 |
社会学 | 17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51.
关于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广大农户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织起来,自主兴办了各种专业合作组织,这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只有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纳入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53.
54.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对中国养老保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采取强制储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新加坡国民综合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问题,这对于完善中国养老保障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经济-能源-环境(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成为有效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利用2004—201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使用耦合协调度与空间面板模型测算29个省份(港澳台、西藏与云南除外)3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考察其动态演化规律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对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准确识别与政策讨论。结果表明:中国省域3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虽有所提升,但“两极分化”加剧;整体呈现出空间正相关的集聚特征;绿色投资正外部性与人力资本提升能够有效促进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投资的结构性失调成为抑制3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家利益观随时代不断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利益观其基本出发点是国家主权和安全,并以此构成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秉持国家利益和国际礼仪相结合的原则,外交政策灵活务实.改革开放期间第二代国家领导集体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基础上,将“和平与发展”视为新时代的主题.全球化时期第三代国家领导集体的国家利益观以世界多样性、多极化为前提,提出新的安全观.21世纪以来新的国家领导集体的国家利益理念是建立在“和谐世界”的基础之上,推进和维护中国核心利益.不同领导集体和国家利益观,在时序上各有重心,但是在思想体系上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7.
乐空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1999,(4)
1999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颁奖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了重要讲话(详见本刊本期第1—4页)。 相似文献
5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我国的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经济体制转型下所引发的利益分配问题逐渐成为维护我国核心利益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核心利益概念下的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与利益分配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并就利益分配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对于我国利益分配态势的分析与解读以及核心利益的维护与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9.
夏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107-110
日语属SOV型语言,与SVO型语言体系的中、英文异多同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上的近似与思维方式的灵犀相通应该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从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上分析,日本人偏好从事态结果上进行表述,日语属于"不及物型语言「なる型言语」",而中、英语则多以动作行为的施事方为表述中心,属于"及物型语言「する型言語」".因此,同样的内容,往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60.
夏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110-115
形容词是各语言中构成方式最为多样,语法特征也各具特色的部分。从语言学的视角审视,中、日、英文形容词无论是在形态方面,还是在活用与语序规则上都各具特点。尤其是日语,除了有与中英文名称相同的形容词外,更有词义性质相同而形态及名称不同的形容动词。通过对三种语言形容词的对比和分析,探究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异同,是对比语言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