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84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03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凤凰是如此地光华夺目,红焰遍体!从它的身体里喷出一道道烈焰,火舌和金光璀璨的红羽一起飞舞。它的歌声是那样宏亮、清新而又悲壮,挟着香木的芬芳随风远颺!片刻,凤凰不见了,神圣的祭坛上只剩下一堆炽热的灰烬;但是转瞬之  相似文献   
62.
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认为,单一的斗争性或同一性都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只有斗争性与同一性的有机结合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408页)这里显然指的是整个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明只有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63.
“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是大庆会战时期从实践中提升出来的一条原则。这条原则指导着大庆正确地处理油田生产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取得了会战的巨大胜利。1984年,在创建“双文明”单位活动中,这条原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捆在一起抓,两套指标一起下,两个成果一起要,使大庆的“双文明”建设上了一  相似文献   
64.
孙迎联 《天府新论》2006,31(3):25-29
“道德自我”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屡屡被一些研究哲学和社会文化的思想家提出并加以特别的突出和强调。然而,当深入到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去,就会发现,人们更多的是把道德自我作为一种价值理想,甚至赋予了它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对道德自我在现实活动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以  相似文献   
65.
拿破仑与法国革命究竟是什么关系?他继续了还是破坏了法国革命的事业?如果是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这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也是一百多年来法国和外国史学界经常争论不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当前经济与伦理关系的研究仍然没有摆脱实体主义还原论思维的束缚,从而遵循了这样的一条思维路径:在逻辑上通过从整体到部分、从现象到本质的还原一定可以找到某个最为基础、具有“本质意义”的“实体”,通过这个基础“实体”就可以揭开经济与伦理结合的全部奥秘。实体主义还原论思维蕴涵着价值一元论的信仰,以这种思维方式去探讨经济与伦理的结合,不仅会造成理论上的片面性,而且也会带来实践上的盲目性。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思维对我们正确理解经济与伦理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范仲淹基于现实治理之立场,本乎儒家"诗教"之主旨,诗歌创作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因此,他的诗歌创作首先是他政治家品格和胸襟的从容展现.同时,范仲淹辗转各地为官,浏览了诸多大好湖山,诗人将对景物的欣赏和仕途挫折带来的情绪波折,都寄之诗歌,显示其生活审美情趣的丰富多彩.范仲淹为人刚直不阿,充满浩然之气.这股浩然之气贯注到到诗文创作中,形成其鲜明特色,但范仲淹日常待人却极其平易,其诗歌总体风格与之相似,皆以"平和温洽"见长.  相似文献   
68.
改革干部制度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真正在政治上有利于广开言路,促进政治民主化;在组织上有利于广开才路,促进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在经济上有利于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就如何改革干部制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9.
诸葛忆兵 《江淮论坛》2022,(2):158-165+193
诗词文体判然有别,然陆游部分作品表现出诗词同调的创作倾向。首先,陆游艳情词存今37首,多代言体,或写酒宴陪饮,或写别后相思,完全是“花间”、北宋以来歌词的主流风格,浅白通俗处能看出柳永词的影响。转换到行人角度写相思,纤丽文雅,多书卷气。当然,陆游矢志北伐,他的部分艳情词确实别有寄托。其次,《剑南诗稿》中也有约19首与情爱相关。这些诗作同样用代言体写酒宴间歌儿舞女,有时又假托思边写闺中情思,某些情诗也似有寄托。进而梳理陆游诗词文体观念,大致是承袭传统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却表现出诗词同调的现象。这不仅说明势力强大的传统“诗教”给宋词创作带来的巨大冲击,同时证明艳情词创作传统也在逐渐渗入诗歌的领域。  相似文献   
70.
在对良心概念的探求中,黑格尔把良心看作是精神自我运动的结果,是自我意识发展到"道德的自我"阶段的普遍物,它是以义务实现为内容,又是使行动获得持续性和现实性的机制。黑格尔的良心观对现实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