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303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01.
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是一套推动科学技术知识在对外贸易部门中有效地循环流转及应用的系统。目前科学技术在我国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作用有限,为了建立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我国应该从企业行为、中介机构、社会氛围等层面构建基于自主创新的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系统,发挥技术创新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作用,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2.
印象日本     
去年秋季,我随同事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印刷设备展会,公务之余走马观花地旅游了一些地方,对日本社会的整洁有序,节俭礼尚,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203.
生活消费不仅是一个与人自身需求相关联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相关联的问题。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所需的消费水平还有待提高和落实,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不良消费行为直接影响社会、环境及道德伦理。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和处理生活消费问题。要高度重视必要的消费刺激以提高消费水平,更新消费观念,并在政府的协调和干预下,改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204.
作为社会学学科的核心研究议题之一,制度历来为社会学家所重视,并业已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现存制度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产生了两种明显的分化:一为偏重制度研究的客观面相,即强调它在对个人行为的强制、约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性;二为倾向制度研究的主观面相,认为制度是社会建构的、惯例的再生产程序和规则系统,强调认知过程在制度研究中的作用.这种分化严重割裂了对制度认识的统一性,使制度研究的科学性大打折扣.为了消解这种分化状态,本文受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以及当代许多社会学家对制度研究的启发,尝试用"制度二重性"来取代制度的主客二元对立,将制度的主观和客观面相有机结合而展开研究,以求科学地认识制度.  相似文献   
205.
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2005~2013年中国基金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发现2005~2013年中国基金业要素生产率年度平均增长率为9.6%,2007~2008年出现大幅波动。这表明基金业本身增长是集约的,生产率大幅波动的原因在于资本市场制度的不完善、竞争不充分以及创新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06.
张军 《人力资源管理》2014,(12):255-255
本文立足工程总承包角度,立足现场管理,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全过程管理、中间检查,及时发现档案管理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纠偏措施,确保档案管理处于一种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207.
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地吸收了黑格尔的理性必然"现实"观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现实"观,建立了自己的"实践"现实观。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社会历史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现实观的逻辑推演,共产主义理想则是"实践"现实观逻辑结论,是真正"现实"意义上的"人是人的目的"的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中,"共产主义理想"部分实际处于教学的"合题"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推理的圆满句号。马克思主义是否科学就充分体现在这个"合题"上。符合"现实"是科学性的有力论证,也是《原理》课教学中最有说服力之处。  相似文献   
208.
传统文献通常假定所有经济体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抑或是将地理位置和人均收入作为分样本的先验划分依据。然而,这一假定是否恰当并未引起足够关注。在有限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地区真实GDP条件分布的相似性将不同地区的增长路径内生聚类为多种模式,并探究了背后的决定因素及增长源泉差异。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省级经济体的增长路径存在异质性,可以利用3组别有限混合模型进行刻画。同时,人力资本和政府支出有助于理解不同省级经济体的异质性增长模式,而地理位置和人均收入亦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更为重要的是,约1/3省份的增长路径存在模式转换,且表现为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地区经济增长的分解结果发现,尽管资本积累在不同增长模式中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全要素生产率是导致不同模式存在差异化增长率的根本原因。特别地,忽略增长路径异质性将高估物质资本的贡献率约8.2%,并低估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约7.7%。  相似文献   
209.
中国的财政体系、产权制度,是在国家拥有土地这个大前提下设立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去模仿西方的房产税是很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如果土地是国家的,房产税实际上就是国家在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征税,这在逻辑上、法理上都是讲不通的。  相似文献   
210.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战略性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创新能力的构建与提升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微观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多偏重技术因素而对创新的社会性因素重视不足,重视创新能力的绩效阈限而对柔性阈限关注不够,这限制了现有研究成果对创新实践的指导意义。针对现有研究的缺口,基于文献述评,本文首先界定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结构,并从能力基础层次分析企业自主创新有效实现的关键所在。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以"知觉——响应"模型为框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企业创新能力构思进行开发,并利用419份国内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能力由变异感知能力、信息诠释能力、创新决策能力与实施实现能力构成;该构思对企业绩效具有预测效度。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