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305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749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体操普修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大多数学生倍感吃力的一门课.本文结合现实情况,具体分析了学生对体操普修课兴趣不足的诸方面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学生专项素质训练、提高教师多方面素养、克服学生畏惧心理等培养学生体操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在分析当前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性,探讨了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基础和依据,提出了实施课程体系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3.
成晓星 《社科纵横》2003,18(6):13-14
本文全面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以及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阐述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论述了先进文化的作用以及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4.
社会管理是在当前形势下,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种治国方略。就高校而言,对大学生维权的过程就是解决校园矛盾、协调校内各方利益的具体体现,做好大学生维权工作既能够对其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也能够避免因为权益纠纷对校园稳定的影响。本文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引出大学生维权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维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45.
146.
结合专利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教学研究型大学专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总结了专利管理工作改进的一般对策,从分析专利管理流程着手,构建了专利管理工作模块化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教学研究型大学专利管理工作模块化的工作内容及要求,旨在改进专利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专利质量。  相似文献   
147.
家成 《新少年》2012,(3):6-7
去年暑假,一个远在安徽的八岁小姑娘,纵贯六省市、行程两千多公里,只身来到辽宁找妈妈……本文讲述的,就是这个小小独行"霞"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48.
网络化教育的几点哲学层面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教育哲学的层面上阐述了网络化教育给教育观念与方式 ,教育目的 ,教育公平和教育功能等几方面带来的发展与变化 ,指出网络化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 ,价值观念与功能多元化的 ,更具公平性的教育 ,并将带来教育制度与组织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4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需要加强思想教育机制的创新,转变教学理念、合理选用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0.
先秦儒家思想的共同目标是结束乱世,实现从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使人们生活在一种具有安全感和稳定感的社会秩序之中。先秦儒家秩序建构思想的终极依据可以归结为天:秩序本身及其规则来源于天;秩序建构主体的智慧和权力来源于天;秩序建构的核心价值及其崇高性来源于天。以天为秩序建构依据的思想后来为董仲舒所发展,并且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