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孙成竹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42-46
只要实践对现存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个人的开启和生成尚未完成,实践本体论就没有被超越的可能。因而,实践本体论当下需要的不是被超越,而是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随着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开启,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逐渐成为领悟马克思哲学的历史性契机。此在的绽出之生存堪为打开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钥匙。也许,阐释实践本体论,只有诉诸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才是可能的。因为它不仅使实践本体论趋于圆融,也使它面临的诸多责难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2.
“文化”囊括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全部人类遗产,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生产用具及生活用品有了使用性能需求的概念,有了外观舒适与性能协调一致的理念。五溪流域各民族人们通过造物活动,以物化的形式使农耕文化演化成一种凝固的视觉艺术形态,铸成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丰富的审美意蕴及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曹成竹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110-113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肇始于刘辰翁评点文言小说《世说新语》,却借助金圣叹、毛氏父子、张竹坡等人的一系列通俗小说评点风靡天下。文言小说评点的尴尬,与文言小说创作的低潮不无关系。被誉为文言小说压卷之作的《聊斋志异》一出,随即吸引了文人的广泛关注,围绕它的评点也应运而生。在《聊斋志异》诸家评点中,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推冯镇峦。他“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和“作品一历史”的宏观视角,在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广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必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化渗透 ,影响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不健康的思潮乘机而入 ,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思想阵地 ,加强意识形态戒备势在必行。多元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主旋律的矛盾、西方敌对势力的严重挑战、右的或“左”的思潮的隐患 ,是加强意识形态戒备的根据。只有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现代性 ,才能正确捕捉不良征兆 ,探明危险因素的来源 ,并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5.
威廉斯的"感觉结构"为理解"中国故事"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角.通过对中国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当代电影的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讲述"中国故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种文艺实践中普遍萌生的感觉结构,总体上强调以新的视角和自觉的态度面对"中国性",表达"中国经验",建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和侧重又因不同文艺类型在创作机制、传播途径和读者受众等方面的特性而有所差异.可以说"中国故事"在文艺实践中的显现方式是迫切的又是混杂的,因此"讲好中国故事"的倡导以及理论批评的介入才更有必要性."讲好中国故事"既体现了文艺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又表征着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的"民族寓言"诉求,从理论立场和文化导向方面影响了"中国故事"作为一种"感觉结构"的明晰化和再度构型. 相似文献
16.
17.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自主探索了“两主一辅”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导入了四环节评价.笔者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为例,对四环节评价在“两主一辅”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做了研究,充分证明了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真正意义的哲学革命必然表现为运思方式上的变革,因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阐释必须深入到"思"的层面。马克思从未将自己的哲学冠以现象学之名这一事实,并不能掩盖其现象学运思之实。实践"活动……出来"的性质,是马克思现象学视野最集中的表征。辩证法作为人的存在的生成样式而获得了本真生命。因此,马克思哲学实质上是"人的存在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落实这一重要思想 ,既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又要在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 ,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论去指导“以德治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规范而有效的评奖工作。为此,许多年来,不少人对社会科学评奖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值得可喜可贺的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穆文荣等同志在多年评奖实践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