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总统是个难题 制宪会议达成“伟大的妥协”之后,1787年7月24日选举产生了详情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将已经达成共识的条款整理成文,以供进一步讨论,最后弄出个宪法草案来。  相似文献   
92.
真假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相似文献   
93.
随着县乡机构改革的推进,人员分流将是许多单位与 个人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其实原单位虽然让人无限 留恋,但告别单位后也许你会另过一种生活,建一番功 绩。 当然。机构改革不是盲目地鼓励机关干部走出机关。 对更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实事求是地分析每 个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 才能既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  本刊上期编发了《辞官,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期再次 组织策划关注公务员辞职卞海现象,也许会给你一些启 发。  相似文献   
94.
“文明就是对野蛮的否定和改造。”  相似文献   
95.
如果我们承认,所谓历史,虽然不是根据某种先验理性原则,象大本钟那样准时准点地按照事先定好的节目单上演的活剧,但也不是毫无规律的偶然事件的杂货摊,那么,我们就无法否认,无论是以历代王朝的更替为线索来书写中国美学史,抑或是象把一个人的一生分为出生、活着和死亡一样,把中国美学史分为“发端”、“展开”和“总结”三阶段,都是非逻辑、非历史和非美学的分期法。因为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中国美学自身运动的内在原因和逻辑线索,看不到每一阶段作为历史环节必然产生的根据,也看不到后一环节对前一环节的否定和扬弃,因此也就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和理论上的价值。事实上,中国美学史的分期,决不是学究式的经院哲学问题;它的意义,也决不仅仅只是为中国美学史的撰写提供划分章节的便利。正如我们将要证明的,它不仅关系到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界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评价,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实质上要回答的,乃是中国美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6.
易中天 《老年世界》2014,(20):16-17
现在回忆起来,父母亲慈爱的眼光,何曾片刻离开他们的儿子,只不过从不溢于言表而已。实际上,就连父母亲自己,也记不住他们给了子孙多少爱。但儿孙的些许回报,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97.
在950万人走向考场这天,药家鑫走向了刑场。也曾经历过高考的药家鑫,据说原本是个“好学生”。媒体称:老师们依然记得药家鑫的样子,穿戴普通,待人客气,很守纪律,极少旷课。  相似文献   
98.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11,(1):122-125
中国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反过来也可以说,圣贤是可以没有过错的。既然"人皆可以为尧舜",如果自以为是圣贤,自然也就死不认错,更别提什么忏悔意识和道歉了。  相似文献   
99.
礼失求诸野     
曾国藩是清王朝的救星。我们知道,金田起义以后,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打得清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直到他们碰上曾国藩这个钉子。可以这么说,没有曾国藩,清王朝和中国的历史真不知会如何改写(不过可以肯定,洪秀全如果成功,那一定是第二个朱元璋)。曾国藩之于清,其功劳和贡献均远胜于史可法之于明。这就奇怪。按照前面的说法,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没有什么读书人来帮忙了吗?怎么又冒出了一个曾国藩呢?也只能用孔子的话来解释:礼失求诸野。曾国藩是湖南人。湖南这地方,古时属于“荆蛮”,又叫“三苗”,历来就是一片蛮荒之地。清代以前,除东…  相似文献   
100.
艺术的诞生经历了三次分离。第一次是作为一个精神环节从原始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从原始精神生产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作为艺术生产实现自身精神环节和物质环节的分离,即创作与欣赏的分离。由此产生了"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纯艺术",在此之前和之后的则分别是"前艺术"和"后艺术"。后艺术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回到史前艺术的状态,成为无所不在、无人不能的美化环境、美化人生的"艺术化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