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0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65篇 |
劳动科学 | 23篇 |
民族学 | 60篇 |
人才学 | 52篇 |
人口学 | 21篇 |
丛书文集 | 677篇 |
理论方法论 | 92篇 |
综合类 | 1338篇 |
社会学 | 141篇 |
统计学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143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62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34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87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7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3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林建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清末,鸦片战争前后,长期以来寂寂无闻的贵州山区,竟然出了郑珍这样一位“西南巨儒”,稍后,更有莫友芝、黎庶昌等一批黔籍人才相继闻名于世,一时间,贵州文坛上群星灿烂,使国人不禁刮目相看。郑珍等人所取得的成就,除了他们自身刻苦好学、有较好的家学渊源和师承授受等因素外,清后期贵州社会的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的相对发展、进步,则是造就这样一批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竖看贵州的历史,我们可以说,没有这一时期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就不可能有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人的成就。从分析郑珍的作品和思想入手,又能帮助我…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从起源、内容及其特征等方面对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理论”进行阐释,从科学史、哲学史和文化学等多角度揭示其合理性,并且指出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激光巨脉冲在金属铝块上产生超声波,由光学零差探测得到超声引起的后表面位移的波形。文中分析了探测信号与位移的关系,导出了系统灵敏度公式。用激光超声测得铝块厚度与实际值很好地吻合,同时测出了系统的最小可探测位移。 相似文献
114.
曾广开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李涉,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因两《唐书》无传,《唐诗纪事》等书也没有关于其生卒年的记述,故其生年难以确考.根据现有材料,我们只能大致推定其生年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左右.据两《唐书·李渤伟》知李涉有弟名渤.《新唐书》卷一一八《李渤传》曰;“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渤耻之,不肯仕.刻志于学,与仲兄涉偕隐庐山.”李涉诗中也多次提及李渤,如《与弟渤新罗剑歌》(《全唐诗》卷四七七)、《奉和九弟渤见寄绝句》(同上)、《谴谪康州先寄弟渤》(同上)等.又据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全唐诗》卷四七三),知李 相似文献
115.
曾裕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利奥·斯特劳斯主张从思想主题的异质上对传统与现代性作出区分,反对现代社会理论把二者的关系问题当作历史叙述的对象,而非哲学反思的对象。他认为现代思想以实证主义、历史主义最为盛行,它们站在经验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立场上取消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论问题,并进而消解它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最终导致政治哲学的衰落,引发西方社会的整体危机;而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就是返回传统,重建政治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116.
杨永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6-19
鲁迅先生有自己独特的翻译立场,那就是意识形态如同主导他的创作一样主导他的翻译行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与作为翻译家的鲁迅秉承同样的文学原则:教化国民,重构社会。 相似文献
117.
曾正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4):18-26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成果,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长期探索生态环境建设得出的重要实践结论,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又是理论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8.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119.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中国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沿线物流发展现状,在对沿线物流发展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对沿线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沿线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定位。 相似文献
120.
奎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草原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前身是北方游牧文化。因此,要探讨草原文化是怎样生成的,必须追溯到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的起源。下面我们从它所处的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和历史传统三方面来进行考察。一、草原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要生存,总要在一定的空间里活动,这个空间就是地理环境。它包括宇宙的、地质的、气象的、水文的、生物的和人文的诸种因素,其中除人文的以外,都属于自然的因素。因此也可以这么说,地理环境,乃是人类创造文化的自然前提。它好比是一个大舞台,人类在它的怀抱里得以演出各种各样的文化戏剧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