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25年到1929年的清华研究院,即大家常说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在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的事件。现在我们作为后人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研究国学研究院的历史,就是要看看这一规模很小、时间很短而成绩特别巨大的学术机构,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和教育事业有什么应该借鉴的经验;尤其是作为“国学”研究院,给我们继承和阐扬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留下了哪些遗产值得大家吸取。对于像我这样的晚生后学来说,清华国学研究院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过去了。研究院创建时的导师、讲师、主任几位先生,梁启超、王国维两位的过世…  相似文献   
22.
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关系到遗址性质、年代的探究,受到学术界及公众的关注。仅就已发表的四片考察,可知其中有的肯定属于西周初年,并可能与周公旦有一定关系;有的以“周公”为卜问主体,虽不能证明即周公旦,但也属西周早期。总的说来,卜甲的各方面特点都类似岐山凤雏卜甲,后者正是西周早期的。  相似文献   
23.
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吴越文化和百越民族史研究学术讨论会将于1990年8月下旬在杭州、绍兴召开,为迎接这一国际性的学术盛会,本刊特发表李学勤、蒋炳钊等先生的大作。这些文章分别就吴越文化的学术思想、民间风俗、图腾、百越民族的族源以及《吴越文化新探》一书中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认真、深人的研究探讨,视野开阔,立论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有助于吴越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4.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吕文郁博士出自金景芳先生门下,精心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有年,论著甚丰,为学术界所熟知.他的学位论文《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命意新颖,有开拓意义,几经扩充修订,现将在吉林大学出版社印行,是一件很值得欣幸的事.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写几句话,作为吕文郁博士这部大著的推荐介绍.采邑制度在先秦施行甚久,于当时社会中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所谓周行“封建”,采邑制度即系其中心内容之一.及至秦废“封建”而改行“郡县”,后来虽仍有  相似文献   
25.
《国语》书中的《齐语》一篇,历来被认为研究管子事迹思想的主要依据之一。《齐语》内容同《管子》所收《小匡》大体相似,以前人多取以互校,但两篇孰先孰后,其间关系如何,还没有多少论述。罗根泽《管子探源》主张《齐语》早于《小匡》,  相似文献   
26.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中有两篇属于《易》类的书,分别以《筮法》和《别卦》为题收入2013年底出版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辑中。就卦名、次序、写法等内容来看,《筮法》与《别卦》确与《归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汉律价值初探(笔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21世纪中国史学应该如何发展,这是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丰厚的史料积累、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的时代要求,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21世纪的中国史学将会有空前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28.
《桐乡徐氏印谱序》是王国维在清华研究院撰作的有关古史与古文字的最后作品之一。该文针对当时钱玄同对《说文》古文及壁中古文经的质疑,以大量出土古文字材料为论据,提出这些古文实为战国时期东土的流行文字。这一论点为后来成为古文字学重要分支的战国文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以甲乙等日干作为庙号的习俗始于夏代,盛行于商代,至西周而逐渐为文武成康之类的谥法所取代。高青陈庄器铭"文祖甲齐公"则证明,西周初期,吴、齐、燕等封国与周王室一样保留了日名,直到西周早期后段才逐渐完成了由日名过渡到谥法。  相似文献   
30.
由清华简《系年》论《纪年》的体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简《系年》已经收入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二辑发表了[1],在我个人接触这珍贵竹简的过程中,最早看到的少数简的摹本中就有《系年》里的一支,当时虽不知是什么样的典籍,但读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