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0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3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7篇 |
人才学 | 11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42篇 |
理论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180篇 |
社会学 | 31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维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
哲学无定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家明确提出并反复探讨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其实质是立足于现代哲学对哲学本性所做的一种探讨。这个问题在20世纪中国哲学中被鲜明地提出并得到热烈地讨论,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环绕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相激互融的结果。严复、王国维、张君劢、丁文江、熊十力、贺麟在20世纪上半叶对这个问题予以了逐渐深入的探讨。陈修斋于1988年发表的《关于哲学本性问题的思考》一文,从元哲学的高度,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予以了新的阐释,使这一问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鲜明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4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后新时期文学时代”;并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相交汇,受到其深刻的影响。这种东西方的碰撞使得中国小说的形式发生嬗变,进而借助有效的策略,使小说呈现出较鲜明的“反情节”特征。 相似文献
43.
李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8-89
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它立足于促进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追求相对自由的创新氛围,在促使编辑形成个性化的理论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同时,通过关注编辑个体层面的生涯史叙述和共同体层面的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实现编辑专业发展观念的嬗变。 相似文献
44.
45.
46.
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积极改善人与水资源的对立关系,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好水资源,使人与水资源相互协调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47.
李维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1-83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以"儒臣"身份著称于世。面对鸦片战争后时局的变化,他形成了一套从其儒家正统思想出发,以经世致用为理念,辅以其为官哲学,以卫国护道救民为宗旨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并充分应用于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可谓"立德、立言、立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48.
文化保守主义再度兴起的实质、原因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保守主义在新世纪之交的再度兴起,已成为今天中国思想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一思潮的最基本实质,在于力图重新确立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以重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一思潮再度兴起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近30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所造成的思想空间的开放、主流价值观念的重建及对民族根性与民族身份的认同和保持.对于文化保守主义的巨大影响所具有的复杂性,我们要把它放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背景下予以深入而辩证的分析,既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合理的积极的内容,也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不舍理的负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9.
网络传播是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提高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效果需要构建以平台和内容为重点的支撑机制,以引力提升、控制占领、舆论导向为重点的引领机制,以线性传播、数学传播、循环传播为重点的协调机制,以接受主体、接受背景、传播媒介和谐统一的接受机制。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