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综观社会资本理论产生的渊源和近年来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整体上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相结合并各有侧重。其理论假设主要是:行动者为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行动者能力平等假设;网络、结构包含资源假设。社会资本理论的假设使其有自身优越性的同时,也决定了其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对礼法观念的承载和传播是传统社会法律启蒙教育所具有的特质与功能。《幼学琼林》是明清以降蒙学的重要教材,其《讼狱篇》炼词精整、广搜众采,皆传统法律文化之名物掌故,颇为博瞻。其对"无讼"、"贬讼"的宣扬,对德教与刑罚并施的主张等,虽可说是编者对礼法观念的体认,实为对明清之际明刑弼教的迎合,也是当时法律知识宣讲渠道之一。作为道德教化下的情理关怀与教育,《讼狱篇》注重教育方法的采用,以典释礼律,事理并举,正反教育,堪比跨越识字阶段到阅读典籍阶段鸿沟的桥梁,是儿童从认字学故走向读经识礼的过渡。  相似文献   
13.
讲政治,就要善于把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贯彻落实于具体工作之中,尤其要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新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制,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和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中介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美丽经济”的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由于中国已经放开对进口化妆品的限制,国际化妆品巨头正在加速拓展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经受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冲击.目前市场上使用率最高的化妆品品牌为雅芳,紧随其后的为全球化妆品业巨头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资生堂等.而国内化妆品生产只有通过中外合资,推出中低档产品才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忧心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涵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企业组织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影片名之功能目的论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影文化的日趋国际化,片名翻译自然也就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鉴于此,应将功能目的论应用于片名翻译实践。本文首先对该理论的核心框架或概念作简短概述,并对其应用于片名翻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然后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功能目的论片名翻译策略或技巧,其中包括片名之音译、转译、直译、重命名等。  相似文献   
18.
陆九渊的"心即理"的本体论和"易简工夫"的心性修养论是"心学"基本理论观点。他的文学观念也深受"心学"理论的影响,认为文品见人品,心为文之本。其理学思想和文学思想也明显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桂林旅游城镇圈可持续发展条件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推动大桂林旅游城镇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深度挖掘及优化,并对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大桂林旅游主题圈进行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20.
清臣张荫桓的事迹虽不广为人知,但他作为清季外交的实践者与戊戌变法的幕后人物,其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张氏驻外期间所撰《三洲日记》,其中种种"中眼观西"的见闻与体会深刻反映出他身处西方法律文化氛围,而心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熏陶的自我心态与认知匮乏。《三洲日记》中对中西法律文化的认知与比较是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在国人,特若近代驻外使节身上的浓缩和体现,其所蕴含的法律文化观亦为近代中国法律转型之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