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沈林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75-76
本文通过分析,阐明了"讲"和"习"具有相同的词义特点:"反复多次",并且都与武事相关。"讲"和"习"在"练习"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使得它们能够构成这个意义上的词组,并逐渐凝聚成同义复合词。因为"讲"包括了言和行两方面的行为,而"习"针对的是行动,所以排列的顺序是"讲 习"。从经传中的使用来看,复合词"讲习"舍去了其语素"讲"与"习"的其它特点,只抓住了"反复演习"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严格意义上的 20世纪即将结束。这个世纪有太多的历史值得记录,有太多的大事值得铭记。百年间,在世界乃至中国,人类学民族学都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回顾 2000年的 7月,在北京召开的被誉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的“奥林匹克”的 2000年中期会议,不仅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重要的是它也将为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历史留下了重要一页,它同时也昭示: 21世纪是人类学民族学的世纪。为此,我们正在迎接它的到来,以我们的方式和我们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观察员评论 由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于2002年5月13~15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论坛在会议的组织形式上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组委会聘请了在人类学界较有威望的专家学者如庄英章、曾少聪、陈庆德、徐杰舜等教授做观察员,负责对在这次论坛学者们的学术发言进行评论.下面摘录的即是中国首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观察员的评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族乡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乡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的相当于乡一级的国家基层政权,或者说民族乡是中国在不具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的较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的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乡级基层政权。民族乡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政策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民族乡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近5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在理论上对民族乡还研究得很不够,甚至可以说还说不清民族乡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困难和问题,既有多年来未能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仅从“组织”特征出发,结合工科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恃点,提出工科高校科研机构的“柔性”,“刚性”体制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以待同行共鸣。一 工科高校科研机构的特性 工科高校科研机构是以高知识的科技人员为主体组成的,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利益型”群体,具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结合的一种“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以下简称IUAES)第十五届(2003意大利佛罗伦萨)与第十六届世界大会(2008中国昆明)之间的第一次中期会议,于2004年12月12日至15日在印度东部名城加尔各答举行.会议由加尔各答大学、IUAES都市人类学委员会、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联合举办,加尔各答大学人类学系承办.很多其他国际机构提供赞助.这是IUAES继1978年德里第十届世界大会之后,第二次在印度举办重大活动. 相似文献
17.
沈林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3,2(4)
词语的相互搭配一直是汉语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语词"分"为例,从语义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词的本义中沉淀着先民对于这个词所反映的现实的观察结果,这种观察结果是隐藏在词义背后的,属于民族用词的潜意识心理,它决定着语词是否能与其他词的搭配,而搭配的顺序也依照现实行为的逻辑.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组织管理的系统理论,权变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上探讨系统观和权变观在组织与管理中的不变性和变换性,探讨科学管理与人际关系理论的对偶互补和系统管理与权变管理的对偶互补。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试图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的系统权变理论,用以推动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更有助于管理工作者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从1980年开始,教育部在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十所高校举办了民族班。此外,有关部委和省、自治区的一些高校也相继举办了民族班。几年来,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教师们的培养下,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目前,我国高校第一届民族班学生,除五年制本科外,都于1985年毕业,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民族地区工作或继续在高校深造。这些学生有理想、有志气,素质好,质量好,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关注。他们是民族地区四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