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学界对个人能否成为国际法主体的意见不一。这个热点又棘手的国际法律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社会合作日益繁多的今天确实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基于对一些学者观点的反思,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国际法主体的定义以及国际刑法、国际人权法和国际环境法的主体范围问题,个人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至少是在有限范围内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时政漫画     
重负。人脸识别精准拍马时政漫画CARTOONS不少基层干部吐槽,迎检时会碰到一些教条主义的考核方式和检查细则,为此他们要费尽心思琢磨上级心目中的“标准答案”,不仅消耗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滋生“只看表面,不顾实效”的歪风,导致考核形式主义。上级的检查考核是必要的监督手段,有助于推进相关工作在基层落实,但如果检查考核的形式过于机械,不仅会导致基层干部的精力用错了地方,也会让考核检查严重变味走样。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朝鲜半岛问题标示着东北亚区域和平与合作的趋向,牵动着有关各国的外交与安保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如何区分朝鲜半岛问题的内涵与性质,左右着东北亚战略与政策的实施与成败。中国的东北亚战略与政策不仅着眼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统一,更致力于东北亚乃至东亚的和平与发展。有关各国应着眼于区域大局,以各国和平发展的共同利益为重,采取积极行动,通过六方会谈等合作机制,使朝鲜半岛问题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共同体构建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对日本的公共外交已经持续数十年之久,对日公共外交是指中国政府以日本公众为目标的各种公关活动。以中国实现国家全面发展为背景,深化对日公共外交,对于中日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日公共外交的合理有效实施有助于当前改善两国关系、将来实现两国关系的全面健康发展并最终破解安全困境。推进对日公共外交,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制约对日公共外交的症结,同时,进一步就深入推进中国对日公共外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