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4 毫秒
21.
22.
管理层收购(MBO)起源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剥离和公司重组的手段.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MBO逐渐进入中国,并成为产权改革的一种新的探索形式.美国市场经济发育完善,管理层收购相对成熟.相对于美国,中国管理层收购在实施环境、实施动因、融资方式、定价机制和利益获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继续探索和规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是规范中国MBO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战略投资者相结合是中国MBO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MBO不宜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制的一般模式或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23.
国有施工企业担负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因其基层党组织人员流动性大,相关机制不完善等等因素对党建工作带来诸多问题。本文以构建和谐工地为目标,对施工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城镇化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自然过程和市场过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经济有限供给与社会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城镇化发展成就斐然,但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导致城镇化存在质量危机。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生互补的关系。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过程与城镇化结果的统一,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把实现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25.
通过文献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阐释分析亨廷顿政治发展思想,认为亨廷顿在其政治发展理论中很重视分析传统性政治价值因素对于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注重传统性因素是亨廷顿政治发展思想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6.
国际关系理论被国际关系研究学者在理论与现实层面上赋予极高的意义,但却与其尴尬的学科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学科发展的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国际关系脱胎于政治学理论之中,并在学科意义上依附于政治学理论这一学科。但是由于国际社会的形成与日益成熟,以及国际关系学者的不懈努力,国际关系理论正在成长,并在学科意义上渐渐脱离于政治学理论而成长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这里笔者将主要从历史现实、理论传统及现实需要三个角度来阐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采用访谈法考察双语幼儿园的师资问题.被访谈者是在辽宁省大连市随机抽样的两所双语幼儿园中的园长、教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教师来源、教学方法和教师继续教育.目的是讨论怎样提高现有的师资水平,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的双语教育.结果显示:双语幼儿园的师资配备基本上能达到双语教育的要求,但是在教学方法和继续教育上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相似文献   
28.
29.
清末民初,实业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这是我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民国时期有关生计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民生教育的主张渐次涌现,与晚清以来的实业教育一道构成事关国计民生的教育。以往民国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仅仅将其划分为各种思想流派进行论述。并未析出其共同本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诸概念的提出,产生的岐义及其共同本质。生计教育活动因为符合当时的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所以在民国教育史和社会 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为后来共和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0.
第三部门:复杂供需社会下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类认知转化与社会组织变迁的梳理,认为当前社会组织形态的变迁是供需团簇应对复杂性,寻求共赢、共生、合作的基于供需动力学关系的自组织结果和创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概念上的混乱,给出用第三部门来诠释当前大量形态各异的其他社会组织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