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3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Google公司,被诉竞业限制一案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此案,由于背后涉及到微软公司和Google公司两大公司间竞争的问题,而变得异常敏感和复杂.从中也折射出,现代商业竞争已经最终转向了对人才的竞争.李开复案从劳动法的角度看就是"竞业限制"纠纷,本期我们将通过另外一个案例就这一话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黑砖窑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黑砖窑事件"催生了<劳动合同法>,安徽"黑砖窑事件"说明我们用<劳动合同法>制止黑砖窑事件发生的愿望已经落空,其实这种愿望产生的本身就是野蛮与文明错位的产物.在我国劳动法研究中,既存在着将犯罪关系混同于劳动关系,也存在着将劳动关系混同于犯罪关系或侵权关系的倾向.主张将劳动合同法改造为劳动侵权法或劳动刑法的主张,有历史的根源和现实的原因.这种错位是对现代文明的践踏,亟待纠正.  相似文献   
3.
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后,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  相似文献   
4.
本刊第7期刊登了一则案例,企业与职工就工伤补偿签订调解协议后,又向仲裁委提出申诉,认为所签订的工伤补偿协议有重大误解。公证过的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仲裁委是否应受理此案?对此问题读者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于劳务派遣三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为了使人尽其才,一个劳动者只能形成一种劳动关系的观念正在被全方位地突破,而一个人存在多重劳动关系恰恰是一种常态。这为我们以双重劳动关系来认识劳务派遣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劳动权与三种本位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动权”是我国理论界极其关注,又存在众多分歧的话题。依笔者的理解,对劳动权的理解存在着三种本位思想,即国家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一、从国家本位的视角来考查劳动权对于劳动权,我国传统劳动法学可以说是从“国家本位”的视角进行理解的。这种观点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从原苏联“进口”的。“劳动权则是一切民主权利的基础,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和切实保证按劳动取得报酬的权利”(1)“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意味着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这最明确地揭示了我国劳动的性质以及国家对待劳动的态度。”并且认…  相似文献   
7.
本刊第7期刊登了一则案例,企业与职工就工伤补偿签订调解协议后,又向仲裁委提出申诉,认为所签订的工伤补偿协议有重大误解。公证过的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仲裁委是否应受理此案?对此问题读者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裁审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实行的是“仲裁前置,一裁两审”的制度,并将调解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辅助程序置于仲裁之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最大特点是试图将调解、仲裁、诉讼三者结合,并形成以仲裁为中心的互补关系。然而实行至今,这一程序却因为其体制繁杂、期限冗长的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律的实际执行、司法解释面临的难题、某些管制目标的异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劳务派遣立法体现出的某种观念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冲突。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立法宗旨被理解为主要依赖公权力介入时,出现了问题越多越管、越管越多的尴尬局面。反思劳动立法的思维定势,重新定位"劳动关系和谐"与"劳动关系稳定"的相互关系,找准国家与市场的联接点,才可能恰当地应对劳务派遣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的第八至十一条对劳动合同领域的竞业限制进行了规制。但从法、理、情三重视角来审视,这一规定存在缺陷,原因在于其混淆了"经济补偿"与"经济补偿条款"、合同履行与合同效力的概念,其对于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很可能导致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