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165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二姑夫75岁,退休前是电器工程师,腿脚不行,外出总拿根拐杖,却有一双巧手,什么都会做。他会做家具。家里一套橱柜,是二姑姑的陪嫁,很古老式样的家具了,但是木质不错。十几年前二姑姑退休,从江都搬到南京,磕磕碰碰下楼上楼上车下车,折腾得遍体鳞伤,跟新房子严重不匹配。二姑夫有办法:把原来橱柜的腿锯短了,又买来几根木料,在这套橱柜上方安了个四四方方的柜子,看起来  相似文献   
32.
解构作为后结构主义的典型产物 ,在后现代话语中演变为文化解构或解构文化研究。解构文化研究 ,从其本身来讲 ,既是对大众文化中的流行趋势的回应 ,又是对影响着人们文化观的思想动态的回应。因此 ,解构文化研究自身并不是理论 ,而是不同理论在那里的交织与折叠。  相似文献   
33.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不是被誉为康德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就被蔑视为哲学的破坏者。普林斯顿大学考夫曼教授写道,“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给哲学指出新的方向,但唯有维特根斯坦是两次做到了这一点”:作为逻辑学家和作为语言哲学家。美国哲学教授巴特莱第三(William Warren Bartley Ⅲ)在他发表他的维特根斯坦传记(德文版书名《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后,引起了维特根斯坦门徒们的公愤。因为巴特莱将他们的老师的形象描写得有“失人的尊严”。因为巴特莱虽认为除了波佩尔之外,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但也说他“不是一个很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说维特根斯坦是个同性恋爱者,“他喜欢放荡不羁的几乎无法控制的乱交”。1911年秋天,维特根斯坦认识了罗素  相似文献   
34.
小巷风情     
人一老容易变得迂腐,一迂腐面对新生事物就不免呆头呆脑,让人觉得可笑。笔者虽然才退休不到两年,自信腿脚都还灵便,但由于大部分时间蛰居斗室,与外界的接触少了,头脑也就开始僵化。一次一位年轻的文友来访,在家里坐了会儿聊腻了,便相约去外面转转。但这座城市真没有什么好转的地方,有个叫公园的地方原本就是对公园这一名字的羞辱,尽管那园子里还有用杂土和乱石堆起的土堆叫“假山”,可现在,园子里原有的那一点  相似文献   
35.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大草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民族艺术底蕴深厚,出过许多著名的民间艺人。我自幼喜欢歌舞,跟随着老一辈草原艺人学艺,在甘肃、青海藏区演出过大半生,并曾两次晋京献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接见。虽然我现在已经60岁了,但依然教歌传艺,参加各种演出。草原歌舞伴随我一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6.
欧阳杏蓬 《社区》2008,(23):36-37
黄水寺在哪里,父亲跟我说过,可是黄水寺在一九五八年被毁了,连一根毛也没有留下。黄水寺在哪里,我从一开始就迷茫,父亲的话轻飘飘的,在油灯下扑闪了几下,就像焰里灯花,熄灯的时候被一口气吹走了。黑夜里,我想,黄水寺在阙家岭,在三江交汇点,在大河边,我不能确定,我亦不敢挪一下身子,父亲在身边已睡得沉实,而黄水寺却陪着我失眠。寺庙没有了,佛却立上了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37.
在西路军评价之肯定与否定的分歧中,陈铁健发表了《论西路军——读徐向前〈历史的回顾〉札记》一文见(《历研究》1987年第2期),“为肯定西路军者更赞一辞”。他首先引用大量的电报和文  相似文献   
38.
清诗分期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清朝是继唐、宋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如果说中古的盛唐之音和宋诗的纤秀工致标志着它们各自时代的艺术潮流和美学精神,那末,出现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清诗,则以其对精神解放的执著的追求,迂曲地显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清代诗坛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诗说之多和门派之众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也正是伴随着这个封建王朝的没落,迅速地走向衰微和僵死。这种繁盛与凋敝的转化,几乎发生在历史的一瞬间——从咸丰年间算起,前后只有几十年时间。 文学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的腐朽没落是注定了的,但它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里中央集权统治最集中最严密的一个朝代,也是文化思想禁  相似文献   
3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象周蘩漪这样的艺术形象,为数不多。 作者曹禺认为,周蘩漪“是‘五四’以所谓‘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关于<雷雨>在苏联上演的通信》)。这种观点被我们的评论界大体认可,而且沿袭已久。然而,依我看周蘩漪只能是一个从封建的“旧式女人”向资产阶级女性过渡的典型,而且最终也没有完成这种过渡。 一 蘩漪的个性,在《雷雨》的八个人物中最引人注目,是各种复杂错综的矛盾的焦点,也是作者心目中真正的“雷雨”。  相似文献   
40.
中国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在开封举行,与会者近七十人,提交论文四十余篇。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近代文学学术会议。 会议回顾了“五四”以来我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充分肯定了阿英、郑振铎等前辈在搜集、整理近代文学资料方面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近代这段重要历史时期文学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原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