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40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69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宗教改革对于西欧社会转型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洲现代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如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生长、宽容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出现与壮大,以及最初发生的几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等等,都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宗教改革不仅成为欧洲中世纪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历史分水岭,而且也成为南北欧洲综合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逆转的关键原因。在国内学术界,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对于宗教改革在欧洲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一直不够重视,充其量只是将宗教改革与南部欧洲的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将其仅仅看… 相似文献
52.
53.
为评价城市公园的实际服务效率,将可达性概念引入城市公园规划中。借助GIS平台,采用费用距离法,结合交通道路网络及人口分布数据,对沧州市主城区公园的可达性和服务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规划方案的实施能够极大地改善主城区公园可达性及服务效率低下的现状,公园服务辐射区域与人口分布不存在突出矛盾,30分钟内可达的服务区域占76.86%,居住于其中的市民比例达77.21%,但仍存在5.57%的服务盲区;从整体上看,旧城区服务效率高于新规划片区,公园公共服务存在不均衡性,规划方案还可进一步完善;公园的服务面积主要受公园数量及分布、路网密度和道路等级3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文章通过将布哈林过渡经济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经验对比,指出:产权清晰界定和培育规范的微观主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之义,必须重视产权背后的生产关系;资本形成对于经济增长意义重大,但并非货币能够成为资本,只有能够创造新的财富才是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在经济发展阶段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是最重要的资本;不能因为试图“减轻分娩的痛苦”而“跨过发展的必要阶段”. 相似文献
55.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将世界联结为一个休戚相关的整体.在大航海时代,规模宏大、装备精良的中国船队在已把握先机的情况下,受传统“夏夷之防”和“务本抑末”观念的影响而拱手放弃了广阔的海洋世界,关闭国门与世隔绝.与之对照,稍晚开始进行航海探险活动的西欧诸国却在经济利益和宗教理想的驱使下,相继发现并征服了非洲、美洲、澳洲等新大陆和亚洲的古老文明国家,在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主导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6.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的一种辩证关系。在西方文化的摇篮时代——希腊城邦时代,科学与宗教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同一关系。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宗教信仰一度攫取了绝对的专制权力,而科学与哲学只能仰承宗教之鼻息,完全不具有独立地位。随着近代理性精神的崛起,科学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逆转,最终导致了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对宗教信仰的猛烈批判。但是这种激进的宗教批判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根基,相反,它导致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一种共生和互补的新关系模式,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大学教育已经从当初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面对企业多元化、复合型高标准的用人需求,高校中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缺陷.为此,本文着眼于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了工科院校大学生菁英干部的培养模式,并创造性的提出了组建高校学生干部菁英班级的构想. 相似文献
59.
西方启蒙运动的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老话题。人们通常比较强调启蒙运动对宗教的批判,强调理性主义的绝对价值,却忽略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启蒙思想家们对于理性与信仰之关系的迥异态度。文章旨在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角度对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种宏观的和动态的考察,结合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来说明传统与更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希望能够得出某些对于当代中国启蒙历程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0.
(一)“世界历史的轴心期”这一概念是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按照雅斯贝斯的说法,这个“轴心期”是“在公元前5O0年左右的时期内和公元前80O年至200年的精神过程中”,在此期间,“世界上的所有三个地区(指中国、印度和西方)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人类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他探询根本性的问题。面对空无,他力求解放和拯救。通过在意识上认识自己的限度,他为自己树立了最高目标。他在自我的深奥和超然存在的光辉中感受绝对。”“这个时代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