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28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362篇
人才学   10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21篇
理论方法论   141篇
综合类   1861篇
社会学   732篇
统计学   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1994年4月,《北国风》改刊更名为《北京纪事》。从此《北京纪事》走上了京城社会文化生活的舞台。作为唯一一本以京味文化为载体,宣传北京城市文化发展、叙述老北京故事的纪实月刊,20年来,《北京纪事》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办刊方针,记录了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现代化都市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生活在北京城的人们的真实情感、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72.
正黑色巨大的身躯,火红旋转的车轮,快速往复的摇臂,冲天鸣响的汽笛,倾力拉动的长龙,火车的气势令人震撼。火车铿锵、动感、美妙的声音,深深烙进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沈阳铁路历史悠久,从1891年清政府修筑关内外铁路算起,迄今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岁月,它是中国铁路发展变化的缩影。沈阳铁路陈列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山丹街,始建于2009年6月,同年11月竣工,展馆建筑面积1.9万半方米.总占地而积约8万平方米。从100多岁的蒸汽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动车,这座浓缩沈阳铁路历史的陈列馆,真实再现了中国铁路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73.
千年的窑火.积淀出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不仅产生了“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的至糟至美的陶瓷,还造就除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名家大师及稀世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74.
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了出国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到了90年代中期,在海外摸爬滚打辛苦创业的留学生们发现国内发展迅猛、机会众多,几乎没有人再相信"西方社会遍地黄金"的神话。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迫不及待地回归祖国,回到北京,准备大显身手。20年后的今天,出国留学已经不是少数  相似文献   
75.
正"关爱先心病·我们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是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中国佛教慈善网联合发起并实施的贫困家庭病残儿童助医活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就像歌词中唱到的,如果13亿中国人,人人奉献出一点点爱  相似文献   
76.
维吾尔族馕文化在维吾尔族饮食文化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维吾尔族馕文化提供了广泛的宣传和开发空间.本文从维吾尔族馕文化产生的历史和自然环境因素研究入手,探讨馕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馕文化丰富的开发资源优势,为馕文化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78.
"艺术兴国、 文化兴邦"是现实需求;要探索地天通、 形神连的中间地带,追求"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的最高境界.各民族文化艺术和合共生,焕发智慧,重叠共识,以文艺兴国,以文化兴邦,此乃中国未来所在.  相似文献   
79.
正很多年前,张亚利即痴迷于时间。他说时间来也无声,去也无息,一来一过的行程中,只在世间遗留下一些东西,让你确定它确实来过,也属实走了。于是张亚利尽可能地搜集这些东西,以此作为时间经过并仍在流逝的物证。久了,不知不觉中就集聚了太多东西,排满了整整一幢三层小楼。张亚利想弄块"绕阳湾时间博物馆"的牌匾挂上门楼,人家说没那么个叫法,他才不情不愿地把"时间"换成了"历史":"凑合吧。"  相似文献   
80.
对于京城的爱书人来说,每年四五月去地坛淘书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保留项目。按照惯例,绿荫红墙的地坛公园将会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数以万计的书虫涌入那里,徜徉在书海之中,逛摊位、淘珍本。然而2013年春天,这一景象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