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7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第二章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其实现路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阶段,总量迅速增大,增长率令世界瞩目。但必须看到,除少数发达地区外,我国各经济区域维系高速增长的主要途径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低附加值。事实表明,  相似文献   
32.
第六章自主创新长入区域产业的微观基础 当代科学知识的快速进步,归之于市场体制为基础的现代知识生产的快速发展.面对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和区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推动自主创新已成为所有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要求.要想实现区域自主创新的畅流,就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微观基础上,为此,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走出一条适合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3.
第二节自主创新推进区域服务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当今社会,服务业在一个区域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大小,已经成为衡量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各经济区域服务业发展普遍滞后,也正因为此,其发展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为此,要积极地运用自主创新,加快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构建差异化的区域服务业,以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4.
二、我国区域服务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经济区域的三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35.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为了做好这一课题,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先后到北川、青川、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等极重灾区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具体结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赈灾的实际工作,编写了《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一书。经作者授权,本刊将对全书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36.
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构建西部生态循环型农业从 自然资源来看,西部农业发展大有潜力。西部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8%,草地及草场面积达40亿亩,占全国可利用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多样化特点,它们为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西部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区,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油价只闻“涨声”不闻“跌声”,成为了广大“有车一族”最为关注的事情。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石油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37%左右。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国对能源需求急增,导致国际油价急剧攀升。日前,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突破了每桶70美元的心理关口。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石油资源有限,目前解决石油  相似文献   
3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脱颖而出,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价值链的内涵与运行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9.
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不应成为道德的沦落地,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道德已成为当前网络社会的重要关节点。本文论述了中国的网络伦理建设应包含的12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0.
在强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中,我们通过观察调查发现,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成才与否。从管理组织的原理来看,研究生与导师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共同体组织,只有加强双方相互反馈的沟通,才能促使这一组织实现目标,把研究生培养为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