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村民自治: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民自治是农村居民根据法律独立自主地管理本村事务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也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充分体现了群众自治、直接民主、普遍平等、基层自主等原则和特点。村民自治既是对社会主义自治理论的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创新,也是对中国村治传统的突破和超越。  相似文献   
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新兴农村经济能人迅速崛起并积极参与基层政治生活,甚至主导或主政村庄治理.一些经济能人主政后,将经济运作中的经营理念引入村庄治理领域,以经营村庄为村庄治理的核心理念,以创业发展为村庄治理的工作重心,以利益导控为村庄治理的主要方式,以务实理性为村庄治理的策略选择,建构起独特的经营性治理模式.经营性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村庄治理新模式,是增强村庄集体能力的一种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3.
一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超凡能力并经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人士在农村迅速崛起,并随着农村民主政治特别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乡村公共权力领域,成为社区的领袖人物,并由此形成能人型村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村级治理主要依靠一个或几个具有超凡能力的能人指挥运作,民主化、制度化程度较低。从公共权力运作的角度看,这一村治模式具有权威强大、权力集中、威权治理等特点。它主要依靠能人的超凡能力,突出能人的特殊作用,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体现了其独到的优点和长处:(1)决策迅速。…  相似文献   
24.
在农村社会分化的大背景下,因非农化方式和水平的不一,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村庄类型。以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尤家村为例,采用韦伯的多元分析法,从经济地位、声望地位和权力地位三个方面对农业型村庄的社会分层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5.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各有差异、因而农民分化的状况在空间分布上表现非均衡的特征。第一,各地农民分化程度的不平衡。这首先表现为农民分化程度的区域差异。在我国西、中、东三大区域之间农民分化的程度明显呈依次递增的状况。从三大区域农民非农化程度的差异中可见一斑。见下表:1995年农村劳动力办”大区域的分布情况《资料来源: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96》,第175页。)另外,还表现在农民分化程度的社区差别。实证研究表明,改革以来,各地农村,即使是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社区,甚至最基层的村庄,其农民分…  相似文献   
26.
中国特色的非农化与农村社会成员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农化是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根本动力。1980年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发展中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非农化道路,这决定了中国农村社会成员分化方式的多元性,导致了农村社会成员的多元化流动和身份转换,并且逐渐分离为若干社会阶层;这一进程也呈现了中国农村社会成员分化量度上的非充分性,造成部分离农成员的"两栖化"和边缘化。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特殊性,势必对中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7.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文章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指导,从18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出发,初步探讨了怎样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问题、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系列关水等问题.  相似文献   
28.
论中国农村居民的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中国农村居民的分化卢福营,徐勇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在不同经济单位之间、产业之间和社会之间的社会流动,导致其多元阶层化。作者运用阶层结构多维分析法,确立三种分层坐标,把现阶段中国农村居民的分层结构划为三个阶层系列加以分析,并指出当前农村居...  相似文献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建构了一个大众民主型乡村治理模式——村民自治。这一理想的制度建构是以当初农村社会成员尚未分化的均质性社会为基础的。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社会成员逐渐分化,农村社会中出现了多元分层和分派现象。农村社会成员分化导致乡村治理环境的重大改变,成为嵌入乡村治理的新变量,进而对乡村治理结构产生深刻影响。遭遇社会成员分层、分派的乡村治理,在实际运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精英治理结构,从而实现了乡村政治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30.
根据对湖南省新化县快印农创业型流动的考察,发现其流动呈现出四个特点:1.流动的基础源于乡土社会网络提供的综合社会资源;2.流动的轨迹表现为以业务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散性流动;3.流动的形式主要呈现为依托个体经营的举家流迁;4.流动的动力归结于经营利润诱发的利益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