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9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欧·亨利所讲的故事发生在100年前的美国.美国青年索比“梦寐以求的只要在岛上(监狱里)待三个月就足够了。整整三个月,有饭吃,有床睡,还有志趣相投的伙伴.而且不受‘北风’和警察的侵扰。对索比而言。这就是日思夜想的最大愿望。”然而.类似的荒诞故事在当代中国却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92.
资产建设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资产建设”这个社会政策的新概念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联系起来,在社会保险方面,既借鉴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经验,也参考了上海市的“小城镇社会保险”模式,提出了一个框架性的改革思路。在城市低保方面,则借鉴了美国、台湾和香港的经验,对运用“资产建设”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提出了框架性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3.
在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半个月以后,灾后重建的问题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从近期媒体的相关报道看,与此相关的话题似乎更多地是在谈论学校的重建和孤儿的养育。当然,灾区的孩子,尤其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但是,地震灾区的老人,尤其是在地震灾害中失去亲人的孤老,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显然很不够。  相似文献   
94.
性别比失调实质在于社会保障不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性别比失调的问题,近年来成为中国公众、媒体、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就连老外也要掺乎进来评论几句。于是乎,在个别居心叵测的人嘴里,未来中国“娶不上老婆”的1亿多男子,似乎又成了“中国威胁”的“新证据”。不可否认,中国社会性别比失调的问题确实存在。2000年的“五普”数据告诉我们,全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数字是117:1,而海南和广东则分别以135:1和130:1创造了全国前两位的“新高”。为了遏止这种不良的人口发展趋势,前不久,广东省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对该省各有关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有…  相似文献   
95.
人之所以穷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然禀赋或天灾人祸造成的,譬如天生弱质或弱智,遇到大病、大灾造成竞争能力欠缺。第二种是腐败堕落,品质出现了问题,懒惰、吸毒、赌博等。由后一种原因造成的贫困,往往会遭到社会鄙视。如果这种“仇贫”心理比较容易理解,那么对于另一种贫穷,如整个农民群体的贫困,早起晚睡的小商贩、在寒风中一天蹬十几个小时的三轮车车夫,采取同样仇视的心理则是社会的悲哀。因为不是他们不勤劳、怕吃苦,而是制度的不公造成了他们的贫困。如果这样勤劳的人还要受到社会的轻蔑和鄙视,我们还到哪里去找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96.
构建和谐社会催动社会政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社会政策是在世纪交替时才出现的一个非常年轻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和社会科学学科。这个研究领域和学科的发展可能会对中国社会领域的政策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给了这个研究领域与学科广阔的用武之地,因而面临着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7.
一位古稀老人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67天,花去住院费用139.7元,平均每天2万多元.而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急用,合计耗资高达550万元.但550万元的"天价"医药费也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550万元"买"来的是中国目前"最昂贵的死亡".此事一经披露,医改的积弊再次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地震".  相似文献   
98.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城乡低保以及社会救助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大规模的“应保尽保”扩面工作完成之后.社会救助工作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完善、规范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将成为工作的重点.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走向专业化.在此情境下.社会工作的介入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9.
2006年圣诞节前夕,“北大、清华等名校10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倡议书,称要通过此联名‘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一时成为媒体上吸引眼球的新闻看点。2006年1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有篇文章写道:“春节从东方走向西方,走向世界,在异国他乡也成为上  相似文献   
100.
进入新世纪,中国就迈入了老龄社会的门槛。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7.69%,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03%,两者的绝对数分别为1.0亿人和1.4亿人。从现在起到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还要进一步发展。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人将近1/3,65岁及以上的老人将近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