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边疆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务之息,从而探索边疆发展的新路径显得光为重要.旅游作为当代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产业而纳入国家的政策选择.旅游业不仅是边疆的一种经济发展手段,而且是使其融入中心、"去边缘化"的重要动力.边疆地区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现,对于外来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与全球化相伴而行的旅游业在提高其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和缓地改变着边疆族群的自我认知.旅游所带来的边疆与内地主体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实现边疆地区的"去边缘化".  相似文献   
22.
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都市化进程很快,其研究也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是,对于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社区的乡村都市化还缺乏研究。本文将西双版纳傣族园这一乡村旅游社区置于旅游发展的场景下,以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为分析框架,进行乡村都市化的关联性分析。  相似文献   
23.
族群,是指在一个较大的文化和社会体系中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一种群体;其中最显著的待质就是这一群体的宗教的、语言的特征,以及其成员或祖先所具有的体质的、民族的、地理的起源。族群的形成与人口的特证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澳门,作为一个殖民成熟,其人口最大的特征就是由移民构成的;而来自不同的国别、民族、地区的移民将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众多民族旅游村寨的典型代表(雨崩村)生计方式变迁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民族志描述,发现:传统社会,雨崩村半农半牧、以牧为主的生计方式与自然资源基本处于平衡的良性状态;现代社会,旅游接待成为当地的主导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更为复杂、微妙的影响。这既与当地旅游开发经营过度商业化有关,又与雨崩村至今处于未通公路的封闭状态密切相关。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其他学科对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为考察自上而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在基层社会的实施效能,乡村各行动主体的适应策略成为研究的重点,但作为透视乡村文化场域变化的切入点,乡村文化精英的反应行动在以往研究中多被忽视。本研究以贵州屯堡周官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发现自上而下的旅游发展话语渗入到乡村社会,改变了传统乡村文化场域,乡村文化精英在积极迎合政府话语与发展项目的同时,透过制度的嵌入和关系嵌入等策略实现了自身的资本再生产,同时,乡村内部也形成多重的冲突与矛盾,其中文化代言人之间的争夺最为激烈。这背后的原因是在现代化冲击下,某些传统文化作为曾有的权威资本面临发展的瓶颈,导致基层文化精英对政府资源的过度期待与依赖,官方逻辑主导了乡村文化场域的运作。  相似文献   
26.
当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社区发展动力时,旅游对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作为传统文化主要承载者和维护者的民族社区传统文化精英,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权力变化并没有得到重视.本文以三亚凤凰镇回族社区为例,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旅游发展及冲突事件过程,从权力变化的视角探讨旅游发展对社区宗教精英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间接促进了村民对宗教权威的认同,强化了宗教精英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权;但在旅游引发的利益冲突中,宗教精英权力出现“外强内弱”的变化,传统权威被弱化,个人能力成为社区调解权力的基本支撑.宗教精英自身具有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旅游现代性带来的权力弱化,为进一步探讨如何破解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延续间矛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7.
随着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社会转型,新时代背景下的城乡关系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核心问题。在政策和发展实践中,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城乡互动的有效路径。研究需要跳出乡村旅游影响乡村的单向度视角,从城乡关系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其双向性和综合性作用。文章基于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批判性分析,尝试构建乡村旅游作用下的"城乡循环修复"理论框架,并围绕"主体流动-要素循环-双向修复"的逻辑结构予以阐释,将其视为建构新型均衡和可持续城乡关系的指导性框架,进一步遵循"过程-机制-模式-政策"的研究思路提出未来的研究议题,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和深化乡村旅游影响研究,拓展中国城乡关系的本土化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8.
29.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区旅游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困境与问题,急需对其成因与破解进行探讨分析。基于项目制视角,本文以贵州苗族传统村落方村旅游发展中的非政府组织项目为例,解析旨在通过引导方村发展社区旅游以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和自主发展的项目,为何未能得到社区居民的充分支持,进而指出,非政府组织项目效能消解的原因在于其人本主义理想与事本主义现实的矛盾、组织志愿精神与个人工作实质的冲突以及村民缺乏公共精神的安全导向的生存逻辑。由此,本文也对在中国语境下研究非政府组织提供了有力反思。  相似文献   
30.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二者互相依存。在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深入贯彻法制建设,将为社区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保障。在社区参与中,合同等法律手段可以作为相对弱势的社区农民利益保障的手段和渠道,同时也保护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有序经营和合理开发。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建设不应忽略社区传统习惯法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