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国内外德育方法已普遍从灌输道德知识为主发展到多种德育方式并重,力求让道德通过一种非强制性力量使人们倾向于选择善行。互惠利他性德育从思维和操作层面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道德实现路径,指出互惠利他性是人们心底的契约,只有善行才会使自己无拘束的生存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维护自己的既得和应得利益;互惠利他性是人对道德知行转化的精神体认,并为知行转化提供价值根据,促使道德行为由他律模式转为自律模式。  相似文献   
12.
灰色预测在股票价格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灰色系统的产生和灰色预测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邓聚龙教授在8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灰色系统的概念,并在而后的十余年间逐步对该理论进行发展和扩充,使其形成为一套完善的体系。灰色预测是以GM(1,1)模型为基础所作的预测,是该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经济、水利等多个领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灰色预测法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数列预测:对系统行为特征指标观测值所形成的序列的灰色预测。 2.灾变预测:对超出某一界限的异常值出现时间的预测。 3季节灾变预测:对系统行为特征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13.
黄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原始模型,一个人格象征,一个精神母题。从文化发生的角度思考,黄帝是中华民族多维生成和合的人格象征。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思考,黄帝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质地组构的人格象征。从文化个性的角度思考,黄帝是中华民族内在主要特征的人格全息。从文化动律的角度思考,黄帝是中华文明三位一体维新结构的人格全息。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本文从知识经济对高校图书馆的思想观念、地位作用以及职能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知识经济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从深层次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是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充分认识这种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部分高校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专职人员的工作,或为了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而开…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自由主义经济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从本世纪初中国的现实出发,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近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即确立规范的竞争机制;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式企业管理人才;改革政治体制,建立近代法治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梁启超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推动其平稳健康发展,这些观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动机是推动数学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动机,就象汽车没有发动机.学生有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动机,就有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相似文献   
18.
认为孙中山是中国近百年来自觉思考中西文化关系并付诸实践的重要人物,孙中山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和长期的革命生涯使他对中西文化的优劣有着深刻的理解;指出孙中山从社会革命的需要出发,从物质、制度、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全方位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比较、筛选,并在其革命主张和建国纲领中融贯了中西文化精华;孙中山的中西文化观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李秀芳 《理论界》2013,(3):97-100
条约解释是国际法的核心。本文考察时际原则及其在条约中的适用、条约法的起草历史、哲学释义学的相关概念,结合国际法院和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实践,就条约解释的演化性作初步的探讨,认为演化、演变或当下解释,是时际原则在条约解释中的体现;演化解释重要内核是体系性,体系演化解释是国际法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以此为基础,根据体系演化解释要求,对WTO专家组新近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额案"所作裁决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