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王放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通货膨胀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于1980年、1985年、1988年发生了四次影响较大的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  相似文献   
42.
人口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而人口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国家“八五”非线性科学项目中,人口的非线性模型被列为重点攻关课题.当今非线性科学的三个前沿是混沌(chaos)、孤子(soliton)和分形(fractals).人口系统中的混沌和分形现象在有关文献中已有所涉及。四川大学人口所及物理系已承担了国家  相似文献   
43.
中国人口发展的R/S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言 近年来,人口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这是因为,人们在认识和分析人口系统时面临许多经典人口学理论所难以解决的问题,迫切要求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引入。在非线性科学研究中,非线性人口学被列为重点项目。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和物理系已承担1992年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混沌与人口系统的内禀随机性”研究项目,对人  相似文献   
44.
人口转变理论是对经典的人口转变模型的描述,它是根据十九世纪西欧的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随时间的演变过程而提出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所共有的人口转变特点。由于人口转变理论阐明了人口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它得到了人口学界的普遍承认;但是,因为它只是对人口转变的一般模型的介绍,而不能对特殊的转变过程进行具体描述,故它又遭到了许  相似文献   
45.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人口现象的空间属性的科学,它以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地域特征和空间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十九世纪,德国与法国地理学家所作的尝试与探索,奠定了近代人口地理学的基础。本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加速了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又  相似文献   
46.
论我国近期省际人口迁移的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口迁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迁移量的多少或人口总迁移率的大小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有关省际人口迁移的数据,我们看到:我国在八十年代后半期的省际人口迁移与八十年代前半期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0年7月1日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在我国的人口普查史上第一次设立了有关迁移的项目,为研究我国从1985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的人口迁移状况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材料。这次人口普查所统计的省际迁移人口是指在这五年间离开了1985年7月1日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常住地一年以上、在1990年6月30日时的现住地居住了一年以上或不满一年的人口。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次人口普查对5周岁以下和普查时已死去的人口的迁移状况均未进行统计,这就造成了对这五年间省际迁移人口的低估。  相似文献   
47.
论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建国以后中国三大地区的城市增长状况 ,三大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探讨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缺陷可能给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指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方针与对外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的矛盾。本文认为 :大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缺少具有较大影响范围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使得这些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创新机会和领先条件大为减少 ,而且会影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8.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放 《人口研究》2006,30(3):21-24
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直接影响到城镇人口的数量和城镇化水平.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所采用的城乡人口的划分口径是统一的,都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来计算的,因此,2000年"五普"的城镇人口数据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城镇人口数据之间的变化,没有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我国“三普”至“四普”间市镇人口增长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后,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变化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以及市、镇的新建扩建、所造成的。而联合国在80年代中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构成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增长的60%是由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所致,城镇人口增长的4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因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而造成的城镇人口增长只占城镇人口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