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防范合同诈骗犯罪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合同诈骗犯罪日益猖獗。针对合同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理性经济人”的特点,本文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合同诈骗犯罪的成本构成及成本影响因  相似文献   
142.
审判方式的改革赋予了法官依法裁量的权力,因为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司法监督予以制约,此权力的滥用是导致当今司法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消除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应建立常态化的监督制约机制。依审判活动各环节(案前、案中、案后、案外)之特殊性,应分别遵循分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开放原则和监督之监督原则,以作为监督制约常态化的基点、重点、着眼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3.
国家农民和社会农民是针对农民的状态所作的界定.前者是强国家、弱社会的产物;后者则以农民自治为特征,以法律设定为界限来构建国家与农民的良性互动.国家农民向社会农民的转变正是国家权力在农村领域的大范围退出、社会空间在农村扩大的必然结果,变迁遵循的基本理论是:凡是农村能够自治的地方或事物,均由农民自己处理;只有对农村难以自治的事物,才交由国家处理.这种转变有着相应的经济、政治、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4.
法官职业是一种专业性强和人格道德要求很高的特殊职业。法官职业理性 ,是指职业法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它蕴含着法官从事专门化活动的理性判断和一种价值化的经验理性。法官的职业理性之说 ,起源于 15世纪的英国 ,后在西方得以全面发展并更趋理论化和制度化。借鉴其历史背景、理论发展和制度保障的经验 ,可以使我们认识到 ,现时司法改革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确立和发展法官的职业理性 ,由此实现法官独立和司法独立 ,保证司法公正 ,从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5.
关联交易避税及其税法规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各国法律对于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内涵外延的规定不尽相同。从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三个方面看 ,关联交易对税收有负面影响 ,有多种避税方法。结合国际条约和美国税法对关联交易避税的规制措施 ,我国现行税收立法在这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6.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审判赖以运作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统得过死、透明度低、审判专制的种种弊端。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客观上需要经济审判在消除人治、扩大民主、保障公正和充分调动诉讼当事人积极主动性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一、对诉带式经济审判方式在理论认识上的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审判方式需要观念上的更新和认识上的重置,以改变各司法主体、诉讼主体乃至于立法主体的惯性思维,以利于整个诉讼机制的改革。所谓有中国特色的诉带式经济审判方式(可简称为诉辩式),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47.
论WTO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宗璋 《南都学坛》2002,22(6):106-109
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有转化、并入和准并入三种模式。我国在宪法上没有对条约在国内适用的规定 ,条约在我国的直接效力取决于具体国内法的规制。目前WTO专家组和主要国家都否认WTO规则在国内的直接效力。我国适用WTO规则 ,应选择“转化辅以准并入”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8.
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法律解释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法律解释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立法解释工作和司法解释工作的现状与缺陷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从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正确实施出发,笔者提出了解决所存在问题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9.
关于商誉侵权构成要件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良好的商誉对生产经营者来说可谓安身立命之本 ,对商誉权的保护应该不拘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宗旨 ,而应是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的公正有序发展。对商誉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应重新认识 :商誉侵权的主体认定应不限于经营主体 ;商誉侵权的主观要件应不限于故意 ;商誉侵权的客观方面应不限于“虚伪事实”。只有重新认定商誉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  相似文献   
150.
先诉抗辩权是一般保证人对债权人享有的专有抗辩权。本文详细阐述了先诉抗辩权产生的法理依据、先诉抗辩权的法律特征、先诉抗辩权的成立及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先诉抗辩权的效力及行使、先诉抗辩权的限制。另外 ,本文还深入探讨了先诉抗辩权是否能够对抗财产保全措施、再保证与反保证中先诉抗辩权的适用、一般债务人的抗辩权与先诉抗辩权的区分、享有先诉抗辩权的保证人的债权抵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