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1.
数字经济使产业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革,突破各经济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对产业组织的集聚形态进行了延伸和重塑。基于2013—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数字经济视域下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视域下地理集聚整体程度逐渐提高,省际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差距在逐渐缩减,地理集聚产生的正外部效应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内陆地区扩散;虚拟集聚程度呈现轻微增加的趋势,极化现象严重,区域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虚拟集聚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地理集聚与虚拟集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上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区域间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研究结论可以为进一步加速地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并进,实现“数字中国”战略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制度、体制、机制的三维视阈,提出社会治理变革的本质在于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社会治理过程的民主化,从强制型管理为主转向强制型管理与自治管理并举的状态;在社会治理的制度方面应把握责任的"度",政府权力的下放、社会协同治理方式的实施都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依据;在社会治理的体制改革中,政府需通过政策与法规的制度化手段,组织、动员、协同、监督非政府组织承担管理责任;在社会治理机制构建中,由于对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参与社会治理所拥有的权力与义务缺乏明确的规定,使社会的治理与监督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起来;因缺乏合理的制度性社会评价指标,因而未能建立有效的社会监控机制;由于对虚拟社会缺乏必要的制度化规范和相应的组织管理体制,因而虚拟社会的治理机制尚未健全;为此,社会治理主体应确立社会治理制度、体制和机制的三维眼界与境界,建立结构与功能统一、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社会治理制度;理顺社会治理体制中的条块分割,设置专门的社会治理机构;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特殊人群帮教、治安综合治理、社会风险预警、社会利益诉求、社会监督调控、社会综合服务等社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编辑作为高校学报数字出版工作的中坚力量,对于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探讨高校学报数字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策划能力、信息感知能力、技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方面对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同时给出了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的培养措施。高校学报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数字化编辑队伍,编辑自身要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保持不断的学习意识,与时代接轨,高校要为编辑提供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还要建立针对编辑的考核体系。要不断加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能,做好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的建设,为繁荣高校出版事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相似文献
14.
平等与效率总是一个相互矛盾的话题,这一点在日本遗产税“存”与“废”的问题上也明显地表现出来,并且在与平等相联系的“存”和与效率相联系的“废”之间引发了争论,由此也对我国今后可能实施的遗产税制度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放松规制与日本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人们将日本市场经济制度称之为“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制度 ,其内涵主要是指日本政府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 ,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生活 ,在战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通过实施各种规制 ,来规范经济发展过程 ,为培植战略产业和保持传统产业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从而保证有效供给的增加 ,防止无序竞争的发生 ,同时减弱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从本质上看 ,规制本身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护。但随着日本赶超欧美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这种来自政府的众多规制和保护 ,越来越凸现为日本… 相似文献
16.
对市场经济制度及其相关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6)
市场经济制度, 人们在理解上存在着分歧, 在概念的使用上具有随意性。我们认为,所谓市场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规则,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诸规则为表现形式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各大系统科研状况比较赵放人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推动和繁荣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由市社科规划办组织本市高校、党校、科研院所、决策研究机构进行了题为《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与发展》的大型调研工作。此次调研,涉及社科系... 相似文献
18.
赵放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迷惘和心理的困惑,源于文化自觉的缺失和文化精神的不足。培育大学生的文化精神,重在培养其现代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既需要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提高文化品位,又需要大学生自觉培育自身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造纸业作为少数供不应求的基础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目前中国造纸业的贸易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贸易逆差的包括原料、产品、微观企业和技术装备在内的深层结构性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结构性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