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管理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为适应WTO规则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行政工具,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2.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一般说来是比较清楚的。本文的主旨,是对“新理学”形上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作出进一步的分疏与检讨,将以深入了解“新理学”哲学理论建构的得与失。另一方面,“新理学”的形上学与传统理学的理气论作一些简要的比较,以辩明二者的同与异,从而加深对二者的了解。 一、实与真 《新理学》一开始给出了三个基本概念,即“实际底事物”、“实际”、“真际”。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实际的事物”与“实际”的区别何在?照《新理学》说,“实际底事物是指有事实存在底事事物物”,“实际是指所有事实底存在者”(《三松堂全集》第四卷,第11页)。但这个定义还是不算明确,它没有指明“实际底事  相似文献   
73.
陈来 《中国学术》2000,(4):1-53
在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中,学者们已注意到在明代中后期以后流行的一种与书院教育常相关联,但更有区别的“会讲”、“讲会”以及与书院无关的“会”。1事实上,讲会或会讲的涵义要远远超过教育活动。大体上说,除了在书院中定期举行的讲会常常与四书教育有关之外,一般在知识分子之间频繁举行的作为知识分子思想交往形式的会讲就不应属于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74.
关于"中国哲学"的若干问题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来 《江汉论坛》2003,(7):21-23
西方学者自黑格尔直至今天的德里达,都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于是“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便成了问题,中国哲学学科便存在着合法性危机。如何走出中国哲学的危机,如何超越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中国哲学是否可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深究精察,作出合理的、具有说服力的回答。为此,本刊推出本组笔谈,以期对推动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和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5.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良思潮的强烈冲击,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呈现出不积极因素。面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在深刻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审视了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试图探析"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6.
论“道德的政治”——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之以德"和"为政以德"是孔子对古代"政以治民"和"政以正民"的重大改造.古代儒家强调政治德行对于政治过程的重要性,认为政治的本质就是道德教化,坚持以美德为政治的基础,以善为政治的目的,以仁贯通于政治的实践.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条件下,仍然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当代东亚政治的权力腐化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7.
陈来 《东岳论丛》2023,(6):133-141+192
李退溪是韩国朝鲜王朝时代的朱子学大家,一生以继承、捍卫朱子学说为己任,并对朱子学多有新阐发。在理气问题上,李退溪不认同朱子理“无造作”的观点,强调理有能动性,肯定理自身能动静,并以理之动静为气之动静、生发的根源和依据。在性情观上,李退溪以四端七情对举,认为就初始根源说,“四端发于理,七情发于气”;就现实情感说,则四端七情无不兼乎理气,区别在二者的根源与构成方式不同。在“格物”问题上,朱子主张“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李退溪则认为“物格理到”,以本体论的方式去处理这一本来属于知识论的问题,从而使得这一问题成了显示退溪“理学”本体论思维的一个问题。退溪对朱子思想有深刻理解,对其内在不圆满之处也给出了积极的解决方案。退溪哲学表明了朝鲜理学的完全成熟,意味着朱子学的中心已转移到朝鲜,并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了东亚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8.
陈来 《东岳论丛》2020,(9):126-135
《大学》并非仅仅讲博学,它是适合于成人的一个教育文献。大学之道可以说就是"大学"的教育之道。《大学》文本大致形成于战国时代,其作者很难确定。在历史上,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献与孔子、曾子、甚至子思关系很大,也有学者认为《大学》非圣人所作。《礼记》中的原文《大学》被称为古本,二程、朱熹改定的文本被称为改本,程朱对《大学》的调整与补传,在逻辑上有其道理,但也遭到后世特别是王阳明的激烈批评。对《大学》的问题意识、理论重点的理解,在历史上有所变化,从为政、诚意,到格物,再到致知,构成了《大学》理解的变化的脉络。《大学》文本的思想引起讨论和论辩最多的,还是格物。郑玄所讲的感通论,程颐朱熹的穷理论,王阳明的正心论,代表了历史上对格物观念的基本诠释。从今天来看,《大学》陈述的思想里面,最应该被突出的是它所讲的以忠恕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在我们新时代的解读里面,慎独也是一个值得强调的重点。《大学》的明德思想和"明明德"的说法是我们今天强调提倡明德论的一个主要来源。因此,我们今天要更好地结合中国古代文化里面对明德的论述,进一步阐述阐扬《大学》里面的明德说法,让它为我们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79.
陈来 《文史哲》2020,(6):5-21+162
"义"的哲学意义,先秦时代有以下几点:道德、道义、正义、端正。汉代以来,对"义"的道德要义的把握,其要点在坚守对道德原则的承诺,明辨是非善恶,果断裁非去恶,其根源是对先秦的"以正为义"作了转进。受此影响,朱子很强调义是面对恶的德性。朱子在《四书集注》中主要以"义者宜也"的故训,作为义字的训诂义,但他对义字作哲学思想的界定、把握时,则主要不是用宜来说明义字之义,而是用汉儒裁制、断决之说来阐发义之思想义。朱子思想对义的哲学理解,一是继承了汉以来经学论义的裁断训义,二是把义纳入仁德为首的四德论体系,三是扩展了义在仁体宇宙论中的意义。朱子对义的理解使用受到汉以后词义训释的影响较大,这一方面使得义的价值意义没有得到明确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义的裁断训义又使朱子将之引向宇宙论成为可能,发展了义在朱子宇宙论中的意义,充实了朱子宇宙论的结构图景。  相似文献   
80.
学风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还是坚持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也是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对马克思主义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它的体系,掌握其精神实质、精髓,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现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工作中则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精神振作,敢想、敢干、敢闯,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全面深刻地体现着马克思义学风。党的十五大重提学风问题,再次说明学风问.题至关重要,同时要求全党继承和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