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资源型企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企业成长务必强调和谐.科斯、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从交易成本视角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对我国资源型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的分析,促进其和谐成长的路径选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企业成长理念;加强对资源型企业的制度供给,进一步深化公司制改革;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设备装备企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70年的光辉历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过程。在这个日益结合过程中,既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果,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了丰富和发展。今天,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时候,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丰结合,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面之一,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实事求是”既体现了认识的唯物论,又体现了认识的辩证法。“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是“求是”的前提和基础,“求是”是认识“实事”的要求和途径。研究怎样发挥认识主体在“求是”过程中的作用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贝多芬好响彻古今的呐喊:“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紧紧握住命运的咽喉。”  相似文献   
5.
列宁指出:“自然界的生命和发展过程既包含有缓慢的进化,也包含有迅速的飞跃,即渐进过程的中断”。(《列宁选集》第2卷第394页)渐进和飞跃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就是渐进和飞跃相互推移、相互转化的无限过程。无疑,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飞跃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渐进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以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洞(道)工程—辽宁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工程为背景,详细设计了TBM1标段施工通风系统,选取了漏风系数、摩阻系数等特征参数,计算了风量、风压和通风功率,并对通风设备进行了优化匹配和合理布置,同时给出了隧洞内环境监测与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来说,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从实践与认识的发展关系来看,既具有同步性,又具有不同步性。这种同步性与不同步性的发展,从认识角度来分析,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种类型: 其一,超前性认识。所谓超前性认识,主要是指认识走在实践的前面,超现实实践的认识。这种超前性认识是人类认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和成果,它对未来实践起着先导作用或超前指导作用。超前性认识是否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著名论断。对这一论断,马克思在不少著作中特别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作了非常深刻而精辟的论述。可以说,它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三者结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论断,是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伟大贡献。适值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这一科学论断,无  相似文献   
9.
重新解读沈从文1940年代的主要代表性作品《看虹录》、《摘星录》、“七色魇”系列等,发现他1940年代的文学追求是用文字构图作曲,用文字保留生命中的永恒的线条、色块、旋律等等美感意象,最终达到“用意象构筑形式”的艺术目的。他所要诠释的是“爱”与“美”的永恒。他希望用永恒的“美”去创造理想的生活,以此保留永恒的生命形式。沈从文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突出的文学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一学生日常关注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方法:对567份学生作业进行分析。结果:新生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人际交往、生活和学习。结论:新生的思想观念转变很大,对环境适应性强,但存在认识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