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259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63篇
社会学   139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蒋孔阳力图消解、突破西方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美是自由的形象”等命题,对美的本质以及美的规律、美感、审美范畴等美学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阐释,有力地推动了美学学科基础研究的现代进程,为新实践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2.
团队反省(team reflexivity)的概念构思基于对创新任务团队作业过程的考察而提出.有关团队反省的维度划分及测量尚未达成共识.已有研究中涉及的影响团队反省的前因可归为个体特征、任务特征和团队特征三大类;而团队反省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对团队效能、效率以及创新的影响.此外,团队反省还在结果依赖性、意见不一致及其在与团队产出变量间的作用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文章在对该构思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3.
农牧交错带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因子构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典型特征,尤其是从农牧户层面来看存在较大的差异。多主体的模拟方法(MAS)对农牧交错带复杂系统的模拟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多主体模型结合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的典型特征,设置了智能主体和环境要素主体,可以在气候等各种因子交互作用的情形下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情形进行研究。利用建立的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背景数据,对气候等因子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过程和结论对多主体模型在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64.
随着供应链集成理论的发展,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作为一种先进库存管理手段逐渐为业界所认可并采用。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传统库存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国家电网公司制定VMI战略的具体措施,最后作者提到了在国家电网公司实施VMI模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流向和流动性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既带来积极作用,也带来了一定挑战。文章借鉴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推拉模型的相关理论,对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进行了论证,提出可针对不同人群,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通过"原籍吸附、就近消化、落户沉淀、稳定居住"的路径,使其总量平稳递减、流向合理有序、服务可及均等、社会融合顺畅。最后,从构建框架、完善制度、均等服务、建立机制四方面,提出了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畅通从迁徙到落户通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融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6.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土地资源流失严重。究其原因,现象上,在于不合理的失地补偿安置制度,而本质上,则在于农民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的缺失。因而确立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地位,并以此对补偿安置制度进行系统改革,才是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土地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历史上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作为切入口,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涵括精神幸福观、过程幸福观、社会幸福观,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对不幸的认识以及培养感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8.
Various approaches to personalisation are well-established in the UK social care sector and are now starting to ‘travel’ to other sectors.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findings from an evaluation of a pilot to test elements of personalis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offenders in probation services within the English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Following a review of evidence from social care,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ersonalised-practice were developed and tested on a small-scale in three separate sites. The evaluation finds that all three approaches were implemented reasonably successfully, but challenge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that personalised approaches are more time-consuming, that staff need support to exercise professional discretion and that balancing greater choice with managing criminogenic risk requires new ways of conceptuali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se manager and service user. Overall, ‘deeper’ approaches to personalisation, such as co-production, will take time to emerge. This paper makes two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bate on personalisation in public services. First, it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ransferable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sation is from the social care sector to other sectors in the UK, in this case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Secondly, it outlines a methodology for 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personalisation pilots, prior to a wider roll-out.  相似文献   
69.
五四新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有批判与摒弃,也有发掘与继承.胡适所代表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并非单向度的西方影响的产物,而是中国传统脉络与西方进化论交汇、融合的结晶.五四斯文学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重新估定传统文学的价值、整理国故、梳理白话文学史与发掘民间文学,是新文学阵营向传统寻求支持的重要举措.鲁迅与郭沫若等作家的创作乃至人格中都表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新文学作家不可能切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只会借鉴外国文化重新认识传统,进而以融会中外的个性创造来充实与发展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0.
解构主义文论通过颠覆语言的单义性、确定性,来消解传统美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所确定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从而认定审美和艺术是没有确定的所谓"本质",它们的语言符号形式--文本也是不可能有确定的意义的,因此形成了意义异延论.解构美学的这种观点,彻底摧毁了旧形而上学传统美学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开放了审美和艺术的存在、构成和意义,从而形成了动态、开放的立体构架.但是,由于解构美学是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谈论语言、修辞本身,所以它必然割裂了实践中事物及其意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从而走向了绝对不确定性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在建构中国当代文论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解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动态和开放地建构文论体系,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握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法,综合中国传统文论,建构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实践的文本意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