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晚明公安派为代表的性灵文学思想与阳明心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性灵说是以阳明心学重主观心性而轻外在之物的观念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又将阳明心学的良知虚明改造成超然的审美心境,将良知灵明转化为作家的慧心灵性,将自然良知引申为自然奔放的审美风格,性灵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阳明心学继承和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2.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子书创作的文学书写观念是易代之际的独特现象,包括私人化写作中思想活力的释放、视野胸怀的开阔及犀利的批判意识,情感抒写中自我形象刻画、苦闷心态展示与不朽观念追求,寓言言说方式下虚构现象设置、对话体行文建构与文学性语言使用等等,均展现出元代末年文学观念的丰富与创造活力的释放。在易代之后,子书书写方式发生明显转向,包含了更多的制度建设设想、规避风险策略以及人生归宿谋划,而文学想象、情感抒发与文采展露不能不有所忽略,显示出那一时代子书书写观念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3.
近二十年学术史写作的检讨学术史的清理其实是学术研究的常规工作,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研究,都必须首先从学术史的清理做起,否则便无法展开自己的研究。中国学术界大规模、有意识的专门学术史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其标志性成果是天津教育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的"学术研究指南丛书"。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该丛书出版了数十种学术史"概述"类著作。现在回头来看这套大型研究史丛书,我们依然应该对其表示敬意,因为它的确对当时  相似文献   
24.
25.
以阳明心学为哲学基础的性灵文学思想可统称之为性灵论 ,但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 ,又可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 ,如王阳明称之为“自得” ,唐顺之称之为“本色” ,李贽称之为“童心” ,公安派称之为“性灵” ,汤显祖称之为“言情”等等。就其不变因素言 ,以心性为核心可以说贯彻各家理论主张 ;就其变化言 ,则诸家又各有其侧重。大致说来 ,王阳明与唐顺之的文学观体现了性灵文学思想的早期特征 ,公安派与汤显祖体现了其后期特征。李贽的童心说则介于此二者之间 ,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因此从唐顺之的本色论到李贽的童心说 ,是性灵文学思想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6.
元代文化与元代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的中国文学犹如传统的中国人,自有其独特的品格,单从文学体裁这一角度来体认,诗文独领风骚的几千年一贯制便足见其个性之顽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多少有才华与无才华的文人学子,都曾挤身其中大耍把式,且着实筛选出数量可观的诗精文华供后人赏读。但如果认定中国文学总是这般步态沉稳面目呆板却也过于天真,有时它也不免打个趔趄而  相似文献   
27.
王袆的诗学思想由于受到个人性情与易代政治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独特的内涵与特征。其诗学观念以儒家教化经世为核心,同时更强调情感抒发的真实性与自然性,并由此体现为其认可诗歌体貌多样化的倾向。其本人诗歌创作所构成的哀感顽艳体貌与超然脱俗审美趣味,则展现出其诗学思想的丰富复杂特征。王袆诗学思想的复杂丰富代表了易代之际文学观念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8.
文章认为,李贽的前半生基本上采取的是与世无争的态度,其人生哲学的内核是佛家的生命解脱,其政治观则主要是道家的自然无为.但耿、李之争打破于这种恬静超脱的心态.耿定向与李贽旷日持久的学术辩论、甚至是超出学术辩论范围的论争,直接导致了李贽晚年人品心态的巨变.耿、李之争造成了李贽朋友疏远,生活漂泊,寄人篱下.这使李贽心境愈来愈坏,孤独成为其晚年心态的主旋律.孤独的心境,衰弱的体质以及失去追求目标后的空虚,使其对人生失去了乐趣,而最终酿成“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29.
人们若欲构建起文学研究的大厦,有三种要素似乎必须具备,即研究对象(作家作品及影响),研究工具(批评方法)和研究者主体,这无论古今中外、的确是概莫能外。但细究起来,却又有今与古的不同。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流走不定的,随着时代的推演,新作家新作品新流派纷呈迭现,逼迫着研究者追踪跟随,不断变换新的角度与方法,开拓出新的审美空间,否则当代批评便难于生存,因此,对象、工具与主体就这般你撕我缠地向前滚  相似文献   
30.
左东岭 《求是学刊》2013,40(5):123-129
高启是元明之际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近体诗既有诗体模拟的自觉追求,更是对自我情感的真实抒写,呈现出其优秀诗人的特征。高启既不同于传统的讲究教化的儒家诗人,也不同于只知苦吟而追究诗歌工巧技艺的诗人,他是一位将诗体模拟与情感抒写紧密结合的真正的专业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