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匈奴族源说法甚多,大致有汉人苗裔说;古代的荤粥、猃狁、獯粥、鬼方、混夷皆是匈奴的不同称呼说;匈奴源于义渠、林胡、楼烦说;匈奴来源于西方说;匈奴与其他族毫不相干说;匈奴来源于鲜卑和通古斯说.以上诸说以第二说即匈奴与古代的荤粥、猃狁、獯粥、鬼方、混夷是匈奴的不同称呼说最符合实际情况,其他诸说均牵强附会,证据不足,故不可凭信.  相似文献   
32.
任崇岳 《中州学刊》2005,6(5):168-172
蒙古人入居中原之初,打算把漠北的游牧生产方式照搬到中原来,但遭到了中原百姓的强烈抵制,蒙古族统治者不得不改弦更张,调整政策,实行汉法.元代统治者努力学习汉文化、尊儒重教,提倡理学,促进了蒙汉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迁徙、通婚、赐姓名以及对汉文化的认同,则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元朝末年,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已融入汉族,蒙古族虽未被融合,但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已和汉人无异了.  相似文献   
33.
公元960年1月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北方有辽及其卵翼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后蜀、南汉、荆南、湖南、泉漳等封建割据政权,如何统一中国,把他们置于宋朝的有效控制之下,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为此,赵匡胤定出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即先敉平南方各国,尔后再挥师北上,平定北汉,夺回石敬瑭时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之地。但终太祖之世,只平定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和泉漳虽已表示皈依,奉宋正朔,但并未纳土献地;北方的北汉既未归命,燕云故地也仍在辽国的控制之下,因此,这一策略从南宋以来便受到不少人的訾议。陆游认为:“中国(指北宋)先取蜀、南粤、江南、吴越、太原,最后取幽州,则兵已弊于四方,而幽州之功卒不成(《渭南文集·书通鉴后》)。”清初学者王船山也说:“向令宋祖乘立国之初……能捐疑  相似文献   
34.
皇帝与戏剧     
我国历史上,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的皇帝大有人在。南朝时的陈后主(叔宝)、唐玄宗李隆基、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宋徽宗赵佶还有清代的慈禧太后都是戏迷。陈后主曾自作《玉树后庭花》等艳词,让嫔妃、伶人演唱;唐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有时亲加教正,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宋徽宗时南方的少数民族来朝,因其衣衫蹊履与汉人不同,且多施粉黛,便“使优人效之以为戏”。但是这些帝王喜爱戏当然,一个帝王在酒足饭饱之余看看戏剧,本不足为怪,但是身为“九五之尊”,却降尊纡贵,厕身俳优之间,并亲自粉墨登场,扮演角色的却不…  相似文献   
35.
翁独健教授是研究蒙元史的专家,对元代的宗教、官志、法典都有深入研究,并因此考订了《元史》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对爱薛的研究超越了中外学者。对于新时期蒙元史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设想:加强对本世纪以来蒙元史科研成果的编目和历代少数民族文献的辑录及出版工作,重视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加强研究组织的建设等。在民族史研究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6.
论朱元璋对待儒士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璋是以布衣而登九五之尊的明代开国君主。学者们在谈到他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原因时,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儒士的作用。的确,朱元璋对待儒士倚畀之殷、待遇之优渥,是有口皆碑的。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对儒士诛戮之惨、文网之密,又与清代的文字狱毫无二致。这一互相矛盾的现象,竟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个中缘由,是值得作一番探究的。遗憾的是,学者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朱元璋如何稽古右文,而对于他为什么要大批屠戮儒士,还未见有专文论及。小子不敏,打算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和同志们。 一、朱元璋重用儒士的缘由 刘邦曾经说过:运筹帷幄,吾不如子房(张良);刘备也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得水也。这两则脍炙人口的典故,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重用儒士是历代开国之君的共性,不独刘邦、刘备为然。乱世尚武,治世修文,这是历代统治者治国的一般规律,但朱元璋对于这两者都没有偏废,即使在干戈扰攘之际,他也没有忘记网罗儒士,勷赞军机。究其原因,不外两点:  相似文献   
37.
绍兴九年(1139年)初,金人将河南、陕西归还南宋,翌年五月便败盟南寇,大举攻宋。由于南宋奋力抵抗,很快便遏止住了金人兵锋,这年六月的顺昌之战、七月的郾城,朱仙镇之战、绍兴十一年(1141年)初的柘皋(安徽巢县)之战中,金兵均大败输亏,在西部战场上,也屡屡受挫,铩羽而归。就在宋军节节胜利之际,赵构却与金人签订了称臣纳币的绍兴和议,这一举动受到了后世的猛烈抨击。清人王船山说:“高宗忘父兄之怨,忍宗社之羞,屈膝称臣于骄虏,  相似文献   
38.
乱点传筹杀六更,风吹庭燎灭还明。 侍臣奏罢降元表,臣妄签名谢道清。 这是宋末诗人汪水云讽刺谢太后在1276年(德祐二年)啣壁出降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活画出了谢太后忧心忡忡、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情。又过了三年,即1297年(祥兴二年)2月,陆秀夫在广东厓山抱九岁的皇帝赵昺蹈海自杀,宋朝宣告覆亡。从此,风云变色,江山易主,开始了元朝近九十年的统治。在这朝代递嬗、社稷鼎革之际,慷慨死节者有之,隐居林泉者有之,覥颜迎降者有之,这其间知识分子的表现如何,这就是本文所要考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杨业新论     
杨业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辽将领。千百年来,他的事迹流传遐迩,“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从宋元以来,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小说、戏剧,百花纷呈,争奇斗妍,仅据清代的《昭代萧韶》一书记载,有关杨家将的戏就有三百六十出之多。史学界对杨业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也不少。但除了考证文章和杨业的死因讨论稍多之外,全面评价杨业的文章尚不多见。现仅就管见所及,略陈俚见于后。  相似文献   
40.
(一) 和亲,从西汉到清代,几千年间,史不绝书。如何看待和亲,历来众说纷纭,但都认为是一种羁縻政策,是统治阶级的权宜之计。王钦若认为:“计建和亲之议,岁用絮缯酒食奉之,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之,为羁縻之长策耳。”这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见解。已故史学家王桐龄先生认为“和亲政策与汉族道德伦理微有抵触”的看法,就未免流露有大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