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3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3篇 |
劳动科学 | 21篇 |
民族学 | 37篇 |
人才学 | 45篇 |
人口学 | 45篇 |
丛书文集 | 479篇 |
理论方法论 | 126篇 |
综合类 | 892篇 |
社会学 | 183篇 |
统计学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4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历史以来西安回民社区的居住空间结构与其宗教社会内部的组织秩序同构.回民社区在适应国家政令及地方法规制度管理的同时,以清真寺为核心,以教坊为组织形式,教民的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坊制度下回民小集中的空间结构后面隐藏着的是居民的行为活动与教坊的物质空间秩序、社会生活组织秩序的高度统一,即物质形态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构成了西安回民坊巷居住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32.
一战头部两次负伤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后,总指挥徐向前又当机立断,亲自坐镇在四川江油县南边指挥打敌援兵。 相似文献
33.
闻夏战役大败胡宗南陈赓与胡宗南都是黄埔一期生,这两个同学在战场上交锋了很多次。1946年6月,国共两党间的内战爆发了,此时,胡宗南是蒋介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手下辖有11个军34个旅,号称西北王。而陈赓率领的晋冀鲁豫4纵和太岳军区部队,只有2万来人。两人的实力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34.
35.
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事件,自然灾害,至亲突亡、情感受挫、重病缠身……许多人能在惊怵、慌乱、受难、痛苦逐步接受现实,平稳渡过难关,有的人却因此一蹶不振,长期处于病态,甚至轻生自尽。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活动正在进行,大地震引发的各种话题正在讨论,我们也应在抚平创伤中学会心理救赎。 相似文献
36.
陈赓和周希汉之间,出身不同,经历不同,年龄差异大,他们的性格更是迥然不同。陈赓是个乐天派,很爱开玩笑,几乎不分场合、对象,上至毛主席、朱总司令,下到警卫员、炊事员,他都是诙谐幽默,玩笑不断。1937年,在八路军129师386旅任旅长时,陈赓和自己的政委王新亭、参谋长周希汉的玩笑近于恶作剧的程度。 相似文献
37.
试论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与期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劳动关系的界定与期限是解决我国劳动纠纷的两个重要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虽没有对其作出直接规定,但相关条文的内容已涉及。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司法实践的经验,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历史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除了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历史课上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统一,让学生从历史课中产生体验和感悟,找到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39.
论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聚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社会网络分析近年来在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有时又被称为结构分析,但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目前关于社会网络分析实际上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人把它看作仅仅是一种分析技术;有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观点;有的人把它看作只是一种隐喻;而有的人则把它看作是有实质内容的理论。这些不同认识的探讨,对于更准确地把握和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