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汉画像石的代表作,武梁祠的六组刺客画像一向备受关注。一般认为,这些画像与汉代"三纲"观念中的君臣关系相对应,宣扬臣下对君主的无限忠诚。但是,这一解释忽略了刺客画像中"复仇"的因素。在汉代游侠风气和公羊学说的双重影响之下,刺客画像中的复仇因素引人注目,并由于含有否定权力之性质而成为当时争论的重要问题。墓主武梁集中使用这一敏感主题装饰墓室,实际上是对个体政治意识的明确展示。鉴于汉代丧葬仪式的性质,祠堂画像充当着沟通死者与吊祭者的媒介作用,因此刺客画像不仅反映了武梁个人的意识,同时也体现出东汉后期士人阶层的共同观念。总之,刺客画像中忠诚与复仇两种因素,反映出东汉士人对待二重性君臣关系的现实态度与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价值冲突"可谓是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境遇最深刻和最典型的表述,而"孝"恰恰处于冲突的中心地带和节点区域,是解读冲突状态的一个恰当的"视窗"。"孝"作为元共识的整体性式微、作为"重叠共识"的非均衡性发展,以及在实践层面的双重演化,充分折射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冲突的复杂性、深刻性。面对复杂的冲突局面,任何单一、生硬的"价值规范"都是徒劳。我们需要构建包括元共识(态度性共识)、主导性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愿景共识(中国梦)在内的整体性共识格局,从而实现对冲突的调适,达致合理多元主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面对城市化和气候变暖的双重压力,城市热环境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然而较为抽象的研究结论难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实践.目前,从方法层面和技术层面业已证明城市规划是热环境形成的内在驱动,但规划体系与热环境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尚未厘清,结合途径也有待探讨.通过界定城市空间形态、生态冷源、自然通风以及人为热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鹏  王津  平云光 《职业》2017,(14):4-9
蒙山脚下,沂河岸边,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滨河而立,近万名师生在这片技能成才的沃土上团结一心、开拓奋进,为培育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学院始建于1975年,经历了42年的风风雨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师生坚持"立足交通、特色办学、适应市场、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团结进取、攻坚克难、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不断强化,现已步入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任鹏  李建明  苟颖萍 《创新》2013,7(1):96-99,12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国外很多国家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借鉴国外农民培养经验,我国新型农民培养应着重从提升战略地位、加强立法进程、革新教育观念等方面,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加速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6.
17.
因为和成都恩威集团公司之间一场著名的“舒洁”大战,让原本默默无闻的民营医药企业四川神鹤药业董事长李明劲声名大噪,开启了他打造属于自己的医药王国的征程。  相似文献   
18.
论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与失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的模糊性是会计学科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会计的模糊性使会计信息本身并非百分之百的精确与可靠,但这不能称为失真。模糊与失真之间有“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外出务工农民政治参与双重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雷  任鹏 《理论界》2005,(11):147-148
本文针对当前外出务工农民在流出地农村社区、打工单位和外出务工的城市社区参与政治活动中的双重性表现,阐述了对双重性应持有的正确认识态度及造成双重性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政府主导和驱动的现代化转型国家,政府权力悖论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群体性事件高度契合的解释范式。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权力悖论的存在和强化,催生“增长主义倾向”的政府,诱使公共权力异化,造成政策冲突,加剧了社会利益失衡和社会矛盾的激化,而政治信任的流失,将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和激化。因此,政府权力悖论的消解是群体性事件的善治之本。为此,要转换社会改革主体角色,变政府主导型为公众参与型改革模式;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阻滞政府权力悖论的产生;构建完善的公民社会,形成对政府公共权力的制衡;同时,引入外部制度竞争,形成化解政府权力悖论的压力机制;特别是,必须建构制度生态,形成政府权力悖论消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