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6篇
民族学   17篇
丛书文集   44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近代以来,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种衰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不同类型的城市,其衰落原因也各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分析了清代中期以来相对发达的工商业城市苏州、杭州、扬州三城市在近代以来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建设国际大都会初探─—以成都为例何一民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两大趋势。欧美日本等国学术界从80年代中期开始即对城市国际化问题进行了较多的讨论,我国学术界于90年代初也对此发生了兴趣,一些学者撰文探讨现代城市国际化的理论问题。部分沿海沿江的...  相似文献   
13.
西康位于青藏高原南缘与四川盆地相接地带,自然地理位置具有边缘性,故而人文地理位置也具有边缘性,远离中国的政治中心和区域政治中心,由此导致政治制度落后,经济不发达,交通不畅,文化水平低下。清末,由于英国对西藏侵略不断加深,边疆危机日趋严重,因而西康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晚清改土归流,设置府县,到民国前期改设特别行政区,再到筹备建省,最终在抗战救亡的背景下成立西康省,西康终于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区,随着西康建省过程的推进,西康主要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也开始发生变化。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对西康有重要的影响,近代以后西康政治地位的变化所引起的人文地理位置的改变对西康城市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康定正因为是西康的省会,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由滞后发展型向追赶发展型转变,实现了从四川省的边缘向西康省的中心的转变,而雅安和西昌等城市也因行政地位提高而得到较大发展,城市的中心性增强,经济、交通和文化都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为主的城市化成为发展的方向,因而也出现了若干城市病。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遵循。因而,跟随西方传统城市化的发展,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和新路径,扭转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中国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有其历史逻辑,也是“两个结合”的中国化与当代化表达。  相似文献   
15.
清代是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朝建立以来,东北地区纳入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中,中国内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被引入,城市功能从单一化向功能多样化转变.东北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紧密相联,同时各级城市一旦形成后,对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又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土中国学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状态的发展演变、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构建本土中国学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时代需要,符合建设“中国现代文明”的宗旨,同时也是民族话语权反思与重建的客观要求.建构本土中国学不仅具有必要性,亦有可行性.本土中国学与“汉学”、“海外中国学”等既有联系,又有较大区别,特别是在内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独具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7.
1949年是国共两党决定胜负的关键之年,年末的川西战役为最后一次大决战。四川西部地区聚集了国民政府近百万的军队,蒋介石亲自坐镇成都指挥,准备与人民解放军在此决一胜负。但是川西会战以国民党的惨败而告终,蒋介石仓皇逃离成都,近百万的国民政府军队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土崩瓦解,或起义、或投降、或被俘,仅少数人逃往西昌方向,次年3月前被全部消灭。蒋介石的川西大会战计划之所以幻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考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四川地方实力派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人发动的彭县起义对战局的影响。彭县起义的发生,打破了蒋介石的计划,迫使蒋介石迅速撤离大陆,飞往台湾,导致麇集川西的国民政府军队群龙无首,指挥失措;刘、邓、潘的起义部队配合人民解放军拦截南逃的国民政府军队,并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从而产生了"蝴蝶效应",致使蒋介石的川西战役防线彻底瓦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史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研究队伍处于年轻化、高学历化、高职称化的态势,其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队建设在近年得到较大发展,新型人才培养也得到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中国城市史学科在“十三五”期间有很大发展,不仅突出表现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中国城市史课题远超“十二五”期间的立项数,更表现为发文量和专著出版有着较佳的表现。基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的“十四五”规划调研所获相关数据,结合文献资料,文章对近年来中国城市史学科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前沿问题和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是近代以来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开始了工业化、城市化历程,中国的大众文化于此时初现端倪.然而,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特殊的发展历程,致使大众文化仅限于在少数开埠城市中发展.此一时期的大众文化已经初具商业性、娱乐性、媚俗性和技术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何一民 《民族学刊》2017,8(4):1-14,94-96
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其独特的绿洲生态系统对新疆城市的影响显著.绿洲和绿洲城市成为新疆城市区别于中国其他区域城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农牧业时代新疆绿洲城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绿洲城市与绿洲具有一致性特点--不平衡性、分散性和封闭性;二是新疆绿洲城市数量少、规模小,长期发展缓慢.进入工业时代,新疆绿洲城市的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初步形成绿洲城市区域体系;二是绿洲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经济城市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性多功能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四是绿洲城市出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新疆绿洲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