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2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这是一个副刊衰微并再度沦为可有可无的“报屁股”的时代。那些曾经吸引过、激动过无数读者的副刊早已成为历史,在图书馆、档案室中渐渐发黄。在风花雪月畅行无阻、以铺天盖地之势抢占了几乎所有报纸的版面之后,旨在滋养精神、激浊扬清的副刊注定了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当《湘声报》“文化·沧桑”副刊第一次在我的面前出现时,我的眼前一亮,一张小报的副刊竟有这样高贵的精神气质,有着我们久违了的“五四”的流风余韵,足以让天下副刊竞折腰,也让人更加怀想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照亮过无数青年灵魂的“四大副刊”、《申报》“自由谈”等。与那…  相似文献   
42.
1898年秋天,慈禧太后的屠刀在北京菜市口齐刷刷地砍下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头颅,血花四溅,老迈帝国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徐徐落下了19世纪阴沉的帷幕.  相似文献   
43.
读书治"革命之学问" 孙中山曾对日本友人说:"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是他的信条,自香港西医书院完成学业以来,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流亡岁月,或者政务繁忙的从政时期,他也不忘读书,读书可以说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的主要事情.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读书便跟不上时代,会变成一个落伍者.  相似文献   
44.
1935年春天,在野的中国青年党"曾、左、李"三巨头之一左舜生,接到蒋介石来自杭州的一封电报,邀请他暑假上庐山一叙。在中华书局做了10年编辑、在复旦大学教过4年书的左舜生,虽然投身这个被外界叫做"醒狮派"的  相似文献   
45.
宋教仁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史上一颗耀眼流星,他真正显露出过人的政治才干,还是在中华民国诞生前夕南京的几次斡旋活动。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前夕,内部就矛盾重重。南京攻下后,在林述庆、徐绍桢、程德全等人之间,谁当江苏都督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他赶到南京调停,成功说服手握兵权的林、徐二人,史称"金陵夺印"。不久,  相似文献   
46.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3月20日,上海火车站一声枪响,刚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中获胜的宋教仁在准备北上时倒下了。为他送行的黄兴、陈其美、于右任、廖仲恺等赶紧把他送进了医院。他对于右任说:“今以三事奉告:一、所有在南京、北京及东京寄  相似文献   
47.
傅国涌 《社会科学论坛》2006,11(23):120-134
一 1936年10月,鲁迅去世之后,"新月派"出色的文学评论家叶公超如此评价:"他的文字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刚性是属于他自己的,华丽、柔媚是他没有的东西.""在杂感文里,他的讽刺可以不受形式的拘束,所以尽可以自由地变化,夹杂着别的成分,同时也可以充分地利用他那锋锐的文字.他的情感的真挚,性情的倔强,智识的广博都在他的杂感中表现的最明显."①  相似文献   
48.
本刊2005年7月(下)曾刊出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终结科举“恶制”的100年误会》,该文提出100年来存在将科举制妖魔化的倾向,肯定考试的普世价值。该文在读者中引起颇深反响,部分读者持不同意见。本期特刊登傅国涌先生的一篇争鸣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9.
一、"大丈夫当如此也"和"彼可取而代也" 翻开"二十五史",不难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最发达的莫过于主角意识和看客意识,看客其实也是想着当主角的.这是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为什么要么做顺民而逆来顺受、忍受一切苛捐杂税的压迫,要么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做暴民,惟独没有堂堂正正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并朝着做人、做公民的方向去的主要缘由.难怪少年刘邦在咸阳看到一统天下、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禁不住喟然叹息:"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年轻的项羽见到秦始皇出巡时的架势、风光,脱口而出的是:"彼可取而代也."虽然两人性格不同、口气不同,但传达出来的内心轨迹却大同小异,都是对唯一的、绝对的宝座垂涎三尺.在几千年来的芸芸看客中,他们两人并不是孤立的,或者说他们就是台下看客的典型代表,他们虽为看客,梦想的却是有朝一日成为秦始皇那样的主角.  相似文献   
50.
今年是戊戌变法110周年。除了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历史上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戊戌第七君子”徐致靖。 徐致靖与整个百日维新有着很深的关系,他先后上折子保举过6个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袁世凯。他获罪的主要罪名就是举荐了康有为等五人,乃至差一点就成了刀下鬼。徐致靖在七人中官品最高。逮捕时也名列榜首,为什么却独逃此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