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11.
本文以儒家提倡的“中和”境界为切入点,分析了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曹植诗歌受后人尊崇的原因。一方面,曹植诗作起势高远,大处落墨,语言力度感强,故其意境阔大,内质劲健;另一方面,他注重外在形式美,其准确而丰富的词藻和自然优美的音律中和了其内质的劲健,达到了刚健而不拙直,华美而不艳丽的境界。曹植诗歌的“中和”美与他一贯的思想及对诗歌审美的追求有关。他的创作实践为诗歌艺术中文质的关系找到了最好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孟子》常常通过叙述事件来阐发道理及思想,擅长借助场景及情节的设置来表现人物或阐说道理,写人叙事都以极其简约之笔进行点染,在刻画人物时也常使用对比的手法。这种在论辩中夹述人物及事件的笔法对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产生了很大影响。韩愈此文的前半部分全以议论辩驳为主,最得孟子以事寓理的论辩艺术之精髓;在人物描摹上也继承了孟子擅长点染和对比的手法,以传神之笔突出英雄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兰翠 《齐鲁学刊》2003,(1):18-22
唐代的咏物诗可分为吟物和感物两类。吟物的咏物诗在初唐与晚唐诗坛上相对较多 ,它的产生与士人诗酒之会、书斋唱和、切磋诗歌技艺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感物的咏物诗又可从物象的士人自我投射和社会现象投射两端去把握 ,这类咏物诗较适用于士人借物抒怀的干谒求进或讽刺规谏。因此 ,唐代的咏物诗可以是士人在闲适或逃避时的自娱 ,也可以帮助他们在仕途上的进取 ,它们是审美的 ,又是功利的。  相似文献   
14.
兰翠 《东方论坛》2021,(1):22-29
刘禹锡自“永贞革新”失败后,先后在朗州、连州、夔州等偏远地方任职多年.每到一处,他都积极融入当地文化,主动了解风土人情,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对待辖区的少数民族百姓,热情而客观地歌咏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研究多民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他超迈时人的平等客观的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5.
青岛大学文学院刘怀荣教授的新作<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捧读之余,不禁被作者为这部著作下的"苦功"所感动.他在朱自清<诗言志辨>、赵沛霖<兴的源起>及二十世纪赋、比、兴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字源学、宗教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成果,把赋、比、兴这一组诗学概念置于中国诗学和民族艺术思维的视野中,"钩沉其已经沉埋于历史尘封中的原始感性特征",对它们的发生源头作了条分缕析的破解,并在将赋比兴作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三种艺术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对不同历史阶段歧义纷呈的赋、比、兴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诗学问题作出了重新的解读,从而使赋、比、兴作为中国诗学原生体系和基本构架的事实得到较为清晰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的山水诗不仅取材于大自然,也取材于画家笔下的山水,因此产生了不少题咏山水画的作品。透过这些诗作可以看出:唐代山水画是士人们畅游自然最经济的精神替代品;山水画的愉悦功能趋于强化,画家多是泛画山水,泛景创作特征明显;诗人们以畅情畅性为品赏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唐人对山水画的题咏,从诗歌发展史意义上看,是对诗歌表现领域的又一次拓展。从绘画史意义上说,又为我们揭示了唐代山水画繁荣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借助对边塞游侠的歌颂,表现其向往英雄事业的情怀,已成为时代风尚。他们笔下的游侠潇洒、勇敢、忠诚、所向无敌。唐诗中的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许多诗人具有游侠的气质;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初盛唐以来形成的文人从军入仕热潮的推波助澜;再次是因为中晚唐藩镇割据的政治军事格局为侠客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机遇。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歌评论中“理”义管窥兰翠我国古典诗歌评论中,以“理”论诗论文的意见很多,在不同的文学阶段,“理”的含义又不尽相同。本文拟对这些论述进行初步的梳理,以期较全面地弄清古人诗歌评论中“理”的意义。“理”作为一个概念,在先秦的诸子著作中已屡次出现,如孟...  相似文献   
19.
论唐人咏松的审美变化及士人的精神追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以其四时常绿的秉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士人重视.松所象征的正直内涵在先秦文化中已经出现.唐前士人对于松的审美意义开发,在其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上都围绕君子的各种品德而展开.在唐代,由于时代环境造成士人精神追求兴趣的转移,初盛唐和中晚唐士人对松的审美及热情出现明显的差异.初盛唐士人对松的态度比较淡然,咏松诗作较少,即使咏画松,也多数注重画面形象的逼真,对松的文化象征意义关注不多.中晚唐士人咏画松的诗作,审美标准已由前期的崇尚逼真,开始转向追求画外的神韵,将松丰富的文化蕴涵与士子们的人格品性关联发扬到极致.他们对松的这种审美取向是其日常生活中喜爱松树时尚的体现.在崇尚直道、气节、以圣贤自期的中晚唐士人心中,松树成为他们寄托人格精神的最好自然物象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盛唐寄赠类诗歌中出现以士为主的人物形象,最直接地展示了盛唐人的精神面貌,是对我国古典诗歌表现范围的一次新的拓展.这一现象,与武则天统治以来,人们男女平等意识增强及玄宗时期对才士礼遇的政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