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当代中国社会,由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成分,代表了在族群分类上的国家话语.然而,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关于族群符号分配的国家话语和乡村社会关于族群身份识别的地方性知识之问,可能存在某种张力.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设立满族自治单位等原因,在乡村满族社区出现一种现象,相当规模的汉族人口将民族成分正式变更为满族.为此,乡村草根社会针对混淆的族群身份创造出独特的文化策略,用以区分当地人视野中不同类别的“满族”.本文以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为例,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华文明之天下情怀的讨论,新见迭出,方兴未艾。那么,展开对于“天下”文明的讨论,其意义究竟何在?当下时代,民族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肆意泛滥,人们不断用民族主义视角看待和分析世界。整个人类文明,正踯躅彷徨在危险的十字路口。此时此刻,适值“中华文明再出发”的前夜。从1840年走到今天,中华文明终于能够理性地重新检视自身文明遗产,筹划自己的未来,重启足可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文明精粹。在文明论意义上,中华民族,其心智与心性,究竟对此世界有何贡献?通过对中华文明之“家国天下”概念的创造性阐释,是否会有化解文明冲突、救济当今世界体系之处?超越了现代性的普遍化技术系统在“新天下主义”中充当何种角色?概言之,“天下”情怀是否具有某种超越时代的全球治理的普遍意义和价值?有鉴于此,本刊特邀赵汀阳、任剑涛、许章润与关凯诸先生,围绕“新天下主义”予以深入研讨。通过此组专题笔谈,相信会对“天下”文明的研究有新的推展。  相似文献   
23.
关凯 《家庭科技》2016,(12):44-45
正调查显示,20%~30%的人认为自己对食物过敏并影响到生活。但经诊断,真正的食物过敏在儿童中占6%~7%,而在成人中仅有1%~2%。那么,那些对食物并不过敏的人为何会认为自己对食物"过敏"呢?生活中,任何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身体不适,我们将其统称为"食物不良反应",其中既有真正的过敏,也包括其他原因:由香料、未成熟的水果或蔬菜引起的刺激:进食毒蘑菇或鱼类,或受化学物质、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毒性反应;人体缺乏某些酶引起的疾病,不少亚洲人就因为胃肠中缺乏乳糖酶,所以  相似文献   
24.
关于腐败问题的思考侯国林,关凯,侯军驿党中央号召开展反腐败斗争,是顺民心合民意的。但有人认为中国腐败越来越严重,已无法遏制等等。纵观世界,腐败是不亚于癌症的顽症。从有阶级开始,腐败已伴随人类社会走过数千年。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迄今为止,还没一个不...  相似文献   
25.
从国家政治的视角出发,需要对当下的民族问题作出一种知识定位。也就是说,需要反思西方关于民族与族群的知识生产及其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我们通过一种什么样的知识工具来理解民族问题,而且这种关系背后所包含的政治哲学原理也有必要成为反思对象。鉴于现代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是从西方社会发展经验中衍生出来的,因此这种知识定位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适用。无论是西方族群理论关于族群本质的争论、对西方民族国家典型模式的理解,还是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辩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影响解释民族问题的知识逻辑。本文将围绕这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试图从宏观维度上发现中国民族问题的知识坐标。  相似文献   
26.
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面对人类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不同的民族国家与不同的民族在发展轨迹上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对于不同族群来说,"现代化"通常是一个文化相对论的概念,对之理解是多元的。少数民族对"现代化"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影响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内,对于少数民族来说,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可能不同步,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其结果一方面可能是少数民族群体对冲击的适应,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冲突与抵制。对于一个多民族社会来说,少数民族传统社区的居民是否具备面对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所需要的必要的适应能力,是转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前景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逐步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型,二是由于社会变迁与本民族文化冲突而导致少数民族向"民族中心主义"文化靠拢。  相似文献   
27.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不仅塑造出超越自然条件约束的虚拟社会空间,也正在改变人们的社会互动与社会集群方式,并由此改变了社会构建的路径.由网络社会崛起引发的社会变革,深刻表现为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动员、集体行动以及文化权力的再分配.在“郭美美事件”中,网民根据自身的意愿生产事件的意义;而“西亚、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则直接表现出互联网文化形态的特点.由此可见,网络社会的文化特征正在成为社会变革的文化参照系之一,互联网将从文化上影响未来的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